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聽木心講堂文學課

http://www.CRNTT.com   2013-01-15 16:10:32  


木心
 
■ 細節

陳丹青眼中的木心式授課

態度 相信每個人和他一樣愛文學

  在陳丹青看來,他頗為驚訝的是,當時聽課的人大都是畫家,這些人聽課並非為了創作,而且他們底子是一片空白,木心卻不在意,依然講得興味盎然,似乎相信每個人和他一樣,愛文學。

腔調 渾如聊天

  陳丹青覺得,木心講課渾如聊天,而他的聊天,清晰平正,有如講課——他語速平緩,從不高聲說話,說及要緊的意思,字字用了略微加重的語氣。

風格 隨時離題

  陳丹青說,木心覺得卡夫卡苦命、肺癆、愛焚稿,就該把林黛玉介紹給卡夫卡;看到西蒙種葡萄養寫作,木心就說昔年陶潛要是不種菊花而改種葡萄,該多好。待他們聞聲哄笑,木心就得意了,然後假裝無所謂的樣子——且慢,他在哄笑中又起念頭,果然,再來一句,又來一句——隨即收回目光,接著往下說。

最後一課 “文學會幫助你愛,幫助你恨”

  據陳丹青回憶,1994年元月9日,木心講畢最後一課。那天是在他的寓所,散課後,木心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禮帽,步出客廳的一瞬,回過頭來,定睛看了看十幾分鐘前講課的橡木桌。此後,直到逝世,木心再沒出席過一次演講。

  在那堂課上,木心講了很多對於文學的態度,他說“文學會幫助你愛,幫助你恨……課完了,我們將要分別,願大家都有好的轉變”。

疑問 是否有失客觀

  木心講課的框架底本,是取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鄭振鐸編著的《文學大綱》。時代久遠,鄭本在時間軸和作家分類的方法上,今天看來難免有些陳舊,而且木心講稿里,史實簡略,評述駁雜,他所選擇的作家和作品也有很重的私人偏好,因此有人擔心這樣的一本文學史會有失客觀。

  針對這些擔心,媒體人梁文道認為,木心是一個作家、藝術家,而非學者,這樣一本書,重要的不是“文學史”,而是“他的文學史”。讀作家述作的文學史,好看的地方在於他們自己也在里頭。他們會有不同於學者的見解,也包括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寫作取向的脈絡。(於麗麗 來源: 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