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究竟有多少中國人“帶著錢跑了”?

http://www.CRNTT.com   2013-03-04 11:38:15  


 
  傳統的勞力/技術移民過程是這樣達到多贏的:發展中國家降低了失業率和社會不穩定因素,並且得到了發展所急需的僑匯收入;發達國家得到了年輕力壯的納稅人,降低了財政赤字,減緩了老齡化;而移民個體當然也提高了全家收入,包括子孫後代的預期收入。那麼投資移民,在結果上也是一個類似的多贏格局:後發展國家“流動性過剩”,投資者炒完樓市炒墓地,炒完股市炒郵市。 此時富人帶錢對外移民,一定程度上會幫助消除這類短期炒作的泡沫因素,避免房價過高傷及平民;發達國家不消說,正需要這些投過來的錢和因此增加的稅收來救活低迷了多少年的樓市、以及頻頻出問題的債市;移民個體得到了相對清潔的生活環境和相對安全的食品環境,發達社會相對成熟的社會心態也可能讓他們的後代能避免“富二代”“富三代”在國內常見的鬥富比闊習氣。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的主編在估算流失的資金時,還作了這樣一個假設:流出去申請移民用的投資就不可能再流回來。這同樣是高度簡單化的假設。當永久居民身份到手之後,原來用於申請移民的那筆投資完全可以再撤出所在國的項目,再以僑匯或外資的形式投回移民輸出國。我住在洛杉磯的時候,平時接觸的浙江同鄉們就有很多是移民到美國來為自己在國內的企業打開北美市場的,因此多賺到的錢在中美兩邊都增加投資和就業。這是貨真價實的多贏,而不是你死我活你賺我賠的爭食博弈。

  說到浙商的移民,順便提一下我回老家溫州的見聞。做生意的熟人中,原來經營眼鏡外銷的一家兄弟在匯率和成本的上漲聲中關掉了規模頗大的眼鏡廠,大哥全家移民北美,弟弟則還在溫州持幣觀望。問他何以不另找項目投資,他的答案和很多浙商的相當一致:“能讓做的都已經不賺錢了,還能賺錢的都壟斷了不讓做”。和這一類老資格的溫州老板聊投資,他們習慣講究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琢磨起,能貼近常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剛性需求的就是好產業。按幾位溫商朋友的說法,有投資價值的好產業可太不好找了:衣?浙商做服裝鞋帽也有年頭了,如今中低檔服裝競爭太激烈利潤太低,而高端服裝非幾十年上百年燒錢積澱不可;食?食品行當那些大廠老店也都正值信任危機,新手殺進去不是找死?住?在政策打壓房價限制購買的今天,轉行開發住房不用說也知道是刀口舔血的生意;行?這是從天上到地下都壟斷的交通業,除了早已飽和的汽車製造,私人投資交通莫不是要開運輸公司?至於想從生老病死四種剛需裡賺錢的,都需要對醫藥醫療護理行當的精熟和巨額資本長期虧本經營的思想准備,像台塑集團常年燒錢維持廈門長庚醫院那樣的財力,不是一般民企能夠做得到的。過去十年各地鄉鎮衛生院因經營不善被紛紛回購的實例已經提供了明證。

  好了,實業領域如果風險和利潤都這麼不成比例,相應的金融業風險不是更大?如此逐一分析過來,也就難怪近年溫商的投機炒作遍及各個領域:其實如果真有可靠的投資機遇可供轉型,有多少人會專事投機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