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邦:中國必須應對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

http://www.CRNTT.com   2013-03-11 10:34:55  


 
  三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比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更容易被忽視,但污染損害的持續時間更長。環保部曾監測國內30萬公頃農田,發現12.1%的樣本出現重金屬超標,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專家指工業等污染使全國糧食每年減產100億公斤。環保部門曾經耗費巨資在國內進行土壤污染情況調查,但至今以“國家機密”的原因未公布結果。按中國的慣例,這意味著中國土壤污染相當嚴重,環保部害怕公布以後引發“不穩定”。

  四是海洋污染。近年來,隨著對海洋水域污染排放加劇,以及沿海地區大規模的填海造地,中國的海洋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據中國官方的調查,全國有200多個污染嚴重的沿海區域,海洋生物和海產品大量減少,恍如“死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已經將長江和珠江口列為“海洋荒漠區”。

  在我們看來,中國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不僅完全重複了“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而且比工業化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環境保護史上的著名事件如倫敦霧、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日本水俁病等等,在中國全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從環境污染影響的領域以及對生態破壞的程度來看,過去30多年來中國在“唯GDP”發展模式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後遺症,這清楚地表明,中國已經處於某種程度的“生態災難”之中!

  如果客觀承認中國生態災難的嚴重性,那麼中國就應該從不同的層次來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

  首先,中國必須犧牲一定的發展速度來減緩環境與生態災難惡化的速度,這是中國過去一直難以下決心的核心問題。

  其次,中國必須拿出一定的資源、承受一定的成本,來用於環境改善和生態治理。此問題在中國有特別的意義--與中國在老齡化問題上遭遇“未富先老”一樣,中國在環境生態問題上面臨著“未富先污”,這將對中國改善環境形成掣肘。

  第三,要求中國各級政府和產業界必須嚴格按環境與生態法規行事,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從產業體系選擇上就規避過去的高污染產業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