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王崑義:蘇貞昌徹底放棄“和中”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3-29 00:23:51  


 
  賽德克族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聯合起事,在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總督府調集軍警,以飛機、山炮、毒氣等武器強力鎮壓,而在1896年至1920年間,台灣原住民先後發動150餘次武裝抗日行動,尤以1930年爆發的霧社事件最為慘烈。事件主導人物莫那.魯道後來自殺,參與行動各部族幾乎遭滅族,數百原住民於高壓情勢下集體自殺,餘生者被強制遷至川中島,也就是現在霧社的清流部落。

  “霧社事件”也震驚日本當局,是台灣原住民在日治期間最後一次激烈武裝抗日行動,這次原住民的抗日行動讓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遭到挑戰,造成台灣總督石塚英藏等重要官員因咎去職。而這一段原住民抗日曆史,2011年已經被台灣知名導演魏德聖拍成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台灣上映時廣受好評。

  可以說,“噍吧哖事件”是台灣漢族與原住民聯合抗日的終結點,後來平埔族也逐漸融入漢人的生活,已經跟漢人的生活沒什麼差異。

  而在“噍吧哖事件”與“霧社事件”之後,日本為了因應大東亞戰爭爆發,開始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

  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6年9月,新任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後,發表統治台灣三原則:即“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這就改變原本日本長期推行的“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一直到1941年4月9日,日本殖民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讓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而韓國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式改名與要求市民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運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