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陳丹青訪談:請給木心先生起碼的尊重

http://www.CRNTT.com   2013-04-03 12:31:47  


 
  《新周刊》: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對木心的認識剛剛開始。包括年輕人在讀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大的誤解。對照台灣和大陸,兩岸的讀者還是有分層的。 

  陳丹青:台灣有台灣的誤解。但它的言論環境見到異類不會驚訝、排斥。再有,台灣黨內黨外畢竟出了很多小異端,殷海光,雷震,李敖,柏楊……幾十年有這麼一群人在發生作用,遇到木心,沒問題的,只是各人喜愛的偏差。 

  這邊大不一樣。五○後六○後是革命文學喂大的。八十年代的新文藝,包括地下文學,已算是共和國閱讀的異端,但底盤仍屬於“無產階級文藝”,即便有對抗,弄現代主義,但表達方式的根子,不是“五四”,是共和國的,包括後來九十年代起來的作家,內容是叛逆的,書寫系統是四九年後的。 

  木心與所有這些書寫,格格不入,你放不進去。我們的閱讀記憶塞滿這些東西,包括王小波。有人把木心跟王小波比,真是天曉得!這是木心的冤案。他不屬於這個語境,這個語境收不進他。 

  《新周刊》: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台灣也是在誤讀木心的? 

  陳丹青:1983年,木心先是在紐約的港台報紙發表文章,一發表,台灣讀者很喜歡,包括當時的高中生。可是馬上有人說,他的散文像梁實秋,像七等生(當時走紅的一位台灣作家),等等,習慣性地比附,木心當然很別扭。 

  《新周刊》:他在西方也是,他沒有歸屬於某一個語境。所以人們很難對他評價。 

  陳丹青:會有很簡單的結論——這結論也很粗糙——就是,他的漢語很美。看起來這是很雅的評價,其實不對。什麼叫漢語很美? 

  《新周刊》:那他對他和時代之間的這種錯位,他有什麼說法麼?會不會跟你抱怨? 

  陳丹青:當然,從來沒停止過。他得有個人講,我是那個聽者。 

  《新周刊》:他內心里有沒有一個可以和他比附的對象? 

  陳丹青:他不比附。他在意同代讀者的回應,同時又感到被誤解。他早就知道會這樣,只是現在發生了。 

  《新周刊》:六年前,你把木心推介至大陸,六年後,你現在還會替木心惋惜嗎?或者,會對那些讀不到木心的人惋惜嗎? 

  陳丹青:不會。我一點沒想過所有人讀木心。有小小一群人讀,我已經很開心。絕大部分人不要讀他,也不讀任何東西。 

  我也不替木心惋惜,這一生是他選擇的,他承受了這個選擇。但我替他痛心。他後半生是個孤兒。他的政治遭遇,二十九歲到將近五十歲,三次被非法囚禁。我也痛心他出國後的遭遇,不是指清貧——他大致生活得蠻好,有尊嚴——但你去問問五十多歲的中國文藝家,誰願意,誰敢,孤身一人出去,重新開始? 

  這是他最多產的時期,我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例子,是在56歲後重新寫作,初次發表。我替他驕傲。但無論如何,他跟他講課中提到的大部分作家比,有誰經歷過這樣的一生?他晚年獲得自由,但畢竟是流亡。你們沒流亡過,更沒在晚年獨自流亡,可是木心說到出國艱辛,只說那是“散步散遠的意思”——這不是瀟灑,而是,他拒絕訴苦,拒絕傷感主義。 

  每個人出國都不易。但我看人,頂頂在乎才華,何況我遭遇的是木心,何等矜貴的人——有一次我倆又談起魯迅,他送我下樓時說:“這幫赤佬哪裡是魯迅對手,魯迅那是星宿下凡!”——我多希望他能有更好的一生。大半輩子,沒人尊敬他,他的所有平衡是靠自尊。 

  你想想吧,我們這群家夥,年紀輕輕出名,中年後生活好起來,被尊敬,被社會當個角色。可是沒人知道木心,知道了,還來冷笑熱罵——張愛玲晚年孤絕,可她很早知道自己是someone——我告訴你,我很清楚誰在冷笑,誰在熱罵。 

  他的文學隔了翻譯的鴻溝,這是他在乎的事。再有,他的畫,有點像昆德拉講雅那切克:在他那個時代,他超前了,到了可以公開,又相對過時了,這是悲劇。 

  所以我眼看他死了,說不出的痛心,但我不替他惋惜。 

  《新周刊》:我想接著剛才說的無產階級文藝。因為現在的傳媒,比如南周、《新周刊》等,其實還屬於無產階級文藝範疇。 

  陳丹青:當然屬於。所謂“無產階級文藝”,是指前三十年累積的黨文藝,如今不提這個詞,但前三十年培養的人,開始在後三十年寫東西,語言、思路、人格,甚至激情模式,根子是前三十年。即便弄當代藝術,實驗小說,讀所有前衛作品,但語言系統,感受方式,對整個藝術的理解,很難擺脫前三十年的塑造。木心說:“他們有他們的整體性。”這個整體性從來就在。 

  《新周刊》:就像電影一定要有主題性,要有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等。要分析一篇文章的主題和中心思想,藝術特點是什麼。很多媒體的選題就是語言暴力,就是大字報。 

  陳丹青:沒那麼嚴重,也沒那麼簡單。近三十年,文藝人都想突破,都汲取新東西,但是內里的教條,全部在,管束也都在,種種扭動掙扎,怪姿勢,看過去就像是創新。前三十年的偉大功績,是澆灌凝固話語泥漿,後三十年,開始攪拌。琳琅滿目了,其實就那些泥漿,只是可以攪拌了。以前不可以,因為攪拌方式是被規定的,控制的,現在你自己攪拌吧,看上去好自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