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四方面化解中國投融資體制八大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4-13 11:09:53  


 
  第二,存在各種潛在流動性風險。

  由於受到融資約束,在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時候,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往往將從銀行借來的流動資金借款投向固定資產,這種“短貸長投”進一步強化了投資給企業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如果在短期借款到期時,固定資產不能及時變現,就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帶來的違約。

  對此,為了避免不良率提升,銀行在預期企業可逐漸消化貸款的基礎上往往會對其進行轉貸,這樣在在宏觀調控和信貸規模嚴控之下,短貸長投的流動性風險日益向銀行轉移。例如,近年各地高速公路的建設資金大量來自銀行短期貸款,據審計署報告顯示,這些處於建設期和運營初期的公路,收費收入不足以償還債務本息,其流動性風險非常明顯。

  第三,存在融資結構扭曲的問題。

  一則,在債權性融資和股權性融資中,過於偏重於前者,由於缺乏多層次的、立體的長期資本市場,加上諸多長期投資領域,對於引入民營資本、激活民間投資仍存在障礙,還有對公用事業領域投資的觀念現限制,以及對非國有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存在缺失,導致引入投資的股權性資金還未充分調動起來。

  二則,在債權性融資內部,主要依靠銀行信貸、城投債券、信托等融資方式,尚未充分發揮規範的中長期債券的支撐作用。

  三則,在股權性融資內部,還不完善的資本市場難以發揮中長期資金提供者的職能,創業板市場、非上市股權交易、產業投資基金與風險投資基金的作用還亟待發掘。

  四則,在國外城市建設領域日益常見的項目融資、證券化融資等模式,雖然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迅速,但是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第四,投資主體的錯位問題。

  就中國中長期投資的企業主體來看,2011年國有和集體企業投資占內資企業總投資的32%左右,而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中,也或多或少體現著國有資本的影響力。通過多年市場化改革,雖然政府財政直接投資比重不斷下降,但是在各類國有資本發揮影響力的企業投資主體背後,仍然充分體現了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

  從“歐豬五國”的情況來看,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危機臨界點是政府債務率為90%-120%,而發展中經濟體約為60%-80%。雖然無論基於樂觀或悲觀的估計,當前中國政府債務率還在安全邊界內,但是未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債務擴張勢頭顯然難以弱化。在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難以持續保持高水平的情況下,如果不把改革債務消化機制擺上議事日程,不放鬆投資中的行政幹預和管制,則這種政府主導型的長期投資顯然最終會帶來債務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