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再平衡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3-04-21 09:51:53  


 
  快速採取行動:向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規劃轉變

  文章稱,中國早在20世紀末就提出了啟動內需的口號,但內需為什麼卻越來越萎縮?固然,收入分配的嚴重兩極分化與教育、社會保障體系和住房的過度市場化是其中的兩個主要原因,但人們並沒有注意到,與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緊密相關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和外國直接投資則是另一個主要原因,而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又是造成收入分配嚴重兩極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以世界工廠為標誌。中國經濟的發展一直依靠加工貿易,靠位於全球生產鏈中的低端這樣一種勞動分工,來參與整個全球化過程。事實上中國目前70%以上的GDP與貿易有關,跨國公司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占的比率,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將近60%。

  從國內來看,為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國應該及早作出戰略規劃,借鑒英國和美國的歷史經驗,逐步實現從“國際大循環”向“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轉型。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與國際大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初衷相反,“大進大出”不僅沒有解決沿海與內地之間的矛盾,反而導致了資金、資源和勞動力被虹吸到沿海的出口導向型部門,造就了畸形的外向與內需相分割的“二元經濟”,成為內需長期無法啟動、民族企業的投資機會被外資擠占並引發嚴重經濟泡沫的主要原因。這種戰略不僅沒有溝通農業與重工業之間的循環關係,反而卻造成了重工業的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和高端技術仍被跨國公司所壟斷的局面,並成為高等教育沒有出路、城市化發展嚴重滯後、“三農問題”成為死結和就業問題日益嚴重的主要根源。

  中國將來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方面的發展理念,應該實現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從“科學”到“思想”的發展戰略轉變,並以此制訂出符合中國國情和參與全球治理髮展需求的戰略和方法。這是解決當前社會制度危機和中長期投融資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展示改革的信心和決心:投資向西開放推進歐亞戰略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正處在轉換增長階段和尋求新平衡的關鍵期。增長階段的轉換實質是增長動力的轉換,是原有競爭優勢逐漸削弱、新競爭優勢逐漸形成的過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尋找並建立新平衡的過程,經濟運行總體比較脆弱。

  從中國未來十年、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情況來看,在經濟轉型發展與擴大內需重要戰略過程中,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發展,必須由藍海戰略、陸權戰略與歐亞大陸經濟整合戰略和向西開放相輔相成。其中,向西部地區開發,利用高鐵作為基本交通連接手段,促進歐亞大陸經濟整合,將帶來一個陸權時代,使國家得以確立與藍海戰略相匹配的對衝態勢。我們應該順應新的形勢,加快延邊開放、向西開放,拓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的空間。新一輪的援疆工作,也應在這一大背景下加以謀劃和推動。

  建設由中國通往中亞、南亞、中東、東歐、俄國最後直至西歐的各條高鐵路線將有力地帶動歐亞大陸的經濟整合。貫通歐亞大陸的交通大動脈將把沿線各國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在各國製造出新需求,吸引新投資。這將為地域經濟一體化打下一個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