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火控雷達“照”出中日關係現狀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11:03:45  


 
  海上聯絡的短板

  火控雷達照射事件的疑點很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方身上。

  比如,為何從事發到公布時隔6天?按小野寺的解釋:“為進行正確的分析需要花費時間。”按中國一些專家的分析:“時值山口那津男訪華並遞交安倍晉三親筆信,所以日本選擇暫不公布。”但情況並非完全如此。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在日本對釣魚島實行所謂“國有化”之後,日本軍艦也曾遭受中國軍艦的“雷達照射”,但當時民主黨首相官邸“不想讓中日關係惡化而沒有公布”。自民黨安倍政權選擇將此事公諸於眾,甚至要求中國為此“謝罪”,說明其在處理相關問題時,立場遠比民主黨強硬。但即便如此,日方仍反覆研究:“向中國提出抗議,是否真的沒問題?”並要求“設法冷靜處理”。日本官方也承認,當時“連雲港”的火炮等並沒有瞄准日艦,說明根本沒有戰意。2月7日 《日本經濟新聞》載文稱:“日方之所以在事發6天後才公布並向中方提出抗議,說明安倍首相對此頗感糾結。”這顯示釣魚島局勢看似“劍拔弩張”,但實際上雙方都是拔而不砍,引而不發,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觸碰對方底線。

  再如,負責對華外交的外務省在2月5日接到報告前,居然對此事件一無所知。接到安倍指示後,外務省匆忙聯繫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但因聯繫不上中國駐日公使或大使代理,只好由科長級官員向中國一位參贊提交抗議。原定於下午5時45分舉行的防衛相記者會也推遲到晚7時。外務省一名官員為此抱怨:“防衛省要是早點告知就好了。”為何外務省此前未獲消息?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透露,這是因為 “自衛隊的審批鬼門關”:部隊之間報告需要隊長審批,往東京發送數據需要審批,在東京分析過後進行報告還需要審批,再加上期間正值周末,致使消息報送不斷被拖延。但是,內部溝通不暢並非影響事態發展的關鍵。關鍵是,雖然“雙方外交溝通的渠道始終暢通”,但這一事例令公眾不無理由對“始終暢通”存疑。

  其實,中日早在1997年就已建立防務安全磋商機制。2007年,溫家寶總理訪問日本時,與日方發表了《中日聯合新聞公報》,提出要加強兩國防務當局聯絡機制,防止發生海上不測事態。2008年3月底第八次中日防務安全磋商結束後,4月雙方即就建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舉行了首輪專家組磋商。此後,雙方防務交流因2010年“撞船事件”中斷,直到2012年7月第九次中日防務安全磋商,“雙方同意推動早日建立兩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共同維護東海穩定”。所謂“海上聯絡機制”是不公開、內置的一種聯絡方式,對於避免矛盾激化不無裨益。1993年,日本和俄羅斯簽署了避免“模擬攻擊”的相關協議。中日之間是否也應簽署類似協議,避免武力衝突的發生?答案是肯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