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傅高義對談秦輝:還原歷史的真實圖景

http://www.CRNTT.com   2013-05-02 11:24:33  


 
沒有兩極分化的轉型

  傅高義:我想講一下鄧在擺脫“文革”上的責任。如果我們思考一下,就會發現當時的情況和美國內戰後很像。鄧小平所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兩極分化,他不因為毛的歷史問題對他進行批判,並且上升到“可以批評毛,但他依然是偉大的”這樣一種高度。他把共產黨從一個革命黨轉變成一個不再搞階級鬥爭的黨。比如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說:已經建國28年了,我們沒有必要再考慮階級的問題,已經沒有地主和資本家了,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這些普通人去參加考試而後擇優錄取。就這樣,鄧小平並沒有完全否定毛澤東推進革命的做法,只是說:時代變了,我們應該採取另外一種做法了。我覺得鄧小平做得最好的事就是在“文革”後,沒有讓社會格局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下實現了轉變,這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但是您在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比我更詳細。

  有些資料說明,毛澤東總在猜疑別人會攫取他的權力,如果我們考慮一下毛和鄧1970年代以及毛澤東生命中最後10年的關係,毛澤東死後發生的那些事就顯而易見了。毛生命中的最後十幾年都用來試圖阻止自己去世後發生的這些事。我覺得他應該能非常清楚地預見到自己死後鄧小平和劉少奇會做什麼,在大躍進後期他就應該已經明白自己成了少數派,綜上所述,毛其實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反對他的人也要依賴他所取得的成就。

  秦輝:我剛才的話並沒有貶低誰的意思,毛也好,鄧也好,我只是想講述這些事情的另外一面。剛才我說了,中國的事很有意思,鄧幾乎給所有的右派都平反了,卻仍然說反右是對的;毛幾乎把所有的“造反派”都收拾了,卻仍然說“造反派”是偉大的。留到鄧時代的“造反派”已經是少數,並且都是以鎮壓其他“造反派”作為自己的“投名狀”。熟悉上海“文革”史的人都知道,王洪文不是在一月以前的造反中最活躍的,而他後來被選中是因為鎮壓上海“造反派”。絕大部分“造反派”在毛時期就被鎮壓了。當然,我絕沒有為“造反派”邀功買好的意思,他們的思想當然還是很左的。

  我們都知道鄧小平糾正了很多冤假錯案,其中很多是為在毛澤東時代被鎮壓的“造反派”平反,儘管鄧在理論上把“造反”當作“文革”最重要的罪行加以否定。這其中有很多不僅被平反,還有被作為烈士褒獎的,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文革”時期被當權派鎮壓的“造反派”。他們的背景都不一樣。張志新是為反對整劉少奇而被殺的,用那時的話說是“保皇派”,但其他幾個都是“造反派”,如遇羅克、李九蓮,而且都是在恢復“文革”後秩序時被屠殺的。遇羅克是《中學文革報》的創辦人。《中學文革報》本來就是“造反派”報紙,反對“保皇派”的。廣西更不用說了,1983—1987年間創造了一個名詞叫“處遺”,即處理“文革”遺留問題,主要就是清算以韋國青為首的當權派對廣西4.22“造反派”的大屠殺。而這個活動就是在鄧小平時代發生的。

  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確要弄清楚從“文革”到改革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面臨什麼樣的底線。當然,我完全理解傅高義先生,設想如果我是一個共產黨的領導人,在當時的環境下也許也會採取鄧小平這樣的辦法,因為這樣有利於政治的連續性。但是這裡要說一下,在1980—1981年否定毛的呼聲比1956年蘇聯否定斯大林的呼聲強得多。如果說赫魯曉夫對否定斯大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麼沿著1977—1978年的路線走下去,否定毛是很容易的,在我剛才講的“負帕累托改進”背景下,全社會這方面共識是很強的,但是那時卻沒有做這件事,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即在改革開放30多年後還原歷史真相變得更遙不可及了。首先因為這30多年,改革中的弊病,尤其是“斯托雷平”式的改革造成的問題很大;第二則是由於我之前所說的“文革”敘事法;第三是因為“文革”中的一輩正在漸漸老去,他們的意識正在被淡忘。這種情況不僅在現在看來非常奇怪,就是鄧小平當初恐怕也是始料未及的。我潛意識裡有一種想法,也許鄧小平是想把這個問題留待後人解決。但這樣的做法到底對不對呢?這就需要大家繼續思考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