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汪辜會談20周年回顧與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3-05-02 08:52:08  


 
  兩岸經過多年互動,雙方交流日漸擴大深化,但彼此的認知差距卻是變得越來越大,中共雖然多次調整其有關一個中國的論述,由舊“三段論”中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到新“三段論”中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再到最新“三段論”中1949年以後兩岸雖未統一,但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但也已於事無補。北京曾以反分裂國家法和聯美制獨加以回應,但情況未見好轉。

  國民黨奪回政權之後兩岸關係雖有改善,但出於眾所皆知的原因,台灣的異化發展仍在持續之中,當前各種台灣的民意調查數據都顯示,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已然發生變化,中國成了外國,兩岸一邊一國,台灣民眾雖然多數主張維持現狀,但支持統一的聲浪在台灣已成少數,並常受打壓,即使馬英九執政以後,這種現象也未能反轉,兩岸的競逐已由過去的經濟差距走向政治價值的抗衡。

  如今檢討這段過去,雙方都有值得檢討的地方。北京未能主動積極的調整政策,不能精確理解台灣的民意變化,總要在壓力之下於事後才改變做法,但此時已失先機;台灣方面則是棄絕了過去反共而不反華的政策,喪失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一心只想偏安江左、自外於中國的未來。如果兩岸當局不能體察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民心思變,主動掌握變局,兩岸關係是否真能長期平順發展令人懷疑。

  當前,大陸方面當局急切思考進一步把兩岸關係的發展由經濟的讓利、互利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希望透過和平論壇的方式,由民間智庫先行就兩岸政治對話、政治談判預為研究,釐清思路與做法,但馬英九政府對此似乎並不熱衷,多次表示當前並無進行兩岸政治談判的急迫性,看來其任內主要的工作就是深化兩岸交流,修改歧視性的法律條款及成立兩會辦事處如此而已,已無宏大志向。

  坦白地說,如要推動兩岸政治談判、簽署和平協議茲事體大,可以想見將會遭到國內、國際的龐大壓力,但兩岸進行政治對話並非一無是處,這對降低緊張、增加互信、強化區域安全都有正面助益。而進行兩岸文化教育協議的探討,這對建構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應該也有正面的助益,台北實無必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一味地加以抗拒,但由馬英九及龍應台最近的講話都可看出,台北實在無心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