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路在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3-08-15 13:53:58  


“慰安婦”毛銀梅坐在家中。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現實困境:國內缺乏法律、資金乃至制度上的支持,民間對日索賠只能在日本開展

  民間勞工對日索賠發起的訴訟幾乎都是靠日本和平運動團體提供的律師、資金支持。“日本人幫助搞受害調查,再拿著日本人的錢,到日本去告日本政府(企業)”,這就是中國對日訴訟的真實狀況。曾作為中國受害勞工的調查研究者參加了安野勞工受害調查、訴訟的全部過程的劉寶辰感覺很力不從心:“中國民間投入較大精力的關注者屈指可數,更缺少有實力的政治家和企業家,沒有經費是眾所周知的現實。況且中國民間的活動還要受到某些限制,支援者能夠堅持下來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他們對受害者的援助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民間對日索賠在國內缺乏支持還有體制層面的原因。國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民間組織獲得民政部門的批准。由於得不到批准,在中國的所有的擄日勞工聯誼會均沒有名分,只好在名稱後面都加上“(籌)”字。由於其組織一直沒有獲得公開注册登記,沒有一家中國企業願意或膽敢提供經濟援助,害怕承擔風險。“勞工們鬥爭十幾年,卻不能堂堂正正地合法維權。”所以,中國民間勞工對日索賠,只能在日本展開,也不得不完全依仗日本方面的資助與承擔。

  中國勞工對日索賠困境只是整個民間對日索賠困境的一個縮影。國內不少人樂於搞“反日”,卻很少有人會參與此類事宜中去。當然直接參與到訴訟中去需要專業能力,但是一些間接、眼前的事務還是鮮見人問津。以“慰安婦”為例,據多年從事中國“慰安婦”問題調查研究的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統計,中國“慰安婦”有20萬之多,中國從2000年開始援助這些老人,“以前每個老人每月100元,現在每月能發200元”,但中心賬目常常是赤字。“中國的‘慰安婦’大多靠收養的子女養活,有的人生活非常窘困,而且,許多人就在貧困中死去。”除了“勞工”和“慰安婦”,重慶大轟炸受害者、南京大屠殺受害者,都面臨相似的困境。而那些見證歷史的老人們,大部分已經進入高齡並陸續去世;收集第一手證據的時日無多,沒有一手證據在訴訟上將愈發困難。(《“慰安婦”決議案背後的角逐》,南香紅,南方網》

欲擺脫困境,不妨參考其他國家民間索賠的成功經驗

  韓國政府努力尋求國際關注,迫使日本政府無法回避慰安婦問題

  保護受害者、對於受害歷史的梳理不單是基於人道主義,從政治層面來說,也能夠推動國際社會對事件的關注,從而給日本造成壓力。在韓國,有由教會、民間組織、企業、個人、政府共同成立的“慰安婦之家”。在該組織的努力下,韓國政府於1991年7月專門成立了一個解決“慰安婦”問題的委員會。1993年,韓國國會又制定一條了關於幫助“慰安婦”的專門法律,對幸存者登記造册,為其提供援助。同樣也是在這個組織的督促下,1992年,韓國政府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交了關於“慰安婦”狀況的報告,“慰安婦”問題從此得到聯合國的關注。

  國際關注,對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自90年代初以來,聯合國人權組織幾乎年年對日本政府發出勸告,要求他們正確對待歷史,盡早解決戰爭遺留問題,對受害者,特別是慰安婦受害者和奴役勞工受害者做出賠償。日本二戰慰安婦問題從鮮為人知,到如今成為日本政府無法回避的歷史問題,韓國政府尋求國際關注的努力功不可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