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國際資本緣何棄新投舊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08:11:31  


 
  儘管歐洲的經濟表現算不得上乘,但與新興經濟體相比卻是足夠搶眼。新興經濟體的商業活動今年7月出現了四年多以來的首次萎縮,“金磚四國”的產出和新業務均出現下降。尤其是作為新興經濟體領頭羊的中國,從去年第一季度開始,也進入了減緩發展期,GDP從8.1%降至7.8%;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7.5%,上半年增7.6%(如下圖所示)。很自然,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對新興經濟體的信心開始減弱,貌似一波“唱空狂潮”隨之掀起。歐盟與新興經濟體之間形成的這種“比較優勢”足以引發部分資本撤離新興市場、遷往歐洲市場。

  除了“比較優勢”,歐洲資產的“賤賣”也是吸引國際資本向歐洲流動的一個主因。持續發酵的危機促使歐盟國家被迫開始“賤賣”資產,價格降幅從兩三成到七八成不等。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僅今年以來,作為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在英國的投資併購項目就已經高達20多億美元;至於各類資本在歐洲大陸各國的投資項目,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同時,在筆者看來,歐洲對國際資本的開放主要還是集中在“資本密集型”行業和項目。2011年10月,中英雙方簽署了基礎設施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英方明確表示歡迎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投資。例如李嘉誠名下的企業2010年就斥資58億英鎊買下英國電網,次年又以24.1億英鎊收購英國水務公司,去年又花6.45億英鎊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僅最近三年這三筆交易總額就高達近90億英鎊,分別掌控了英國30%的電力供應、7%人口的用水供應以及覆蓋英國25%國土的天然氣供應。另外,中投公司也購入了英國泰晤士水務8.68%股份,以及倫敦希思羅機場10%的股份。手筆之大,令人咋舌。

  除了基礎設施,房地產也成了新的投資熱點。以前極少有大筆的投資,基本屬於個人投資範疇,而如今動輒就是上億英鎊的大型商業地產項目。僅從今年最近的三個月來看:5月,中國地產開發商總部基地集團與倫敦市政府簽署了總額達10億英鎊的“皇家阿爾伯特碼頭”地產開發項目;6月,大連萬達集團宣布投資近7億英鎊在倫敦核心區建設一家五星級酒店;7月,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保險集團宣布斥資2.6億英鎊購買倫敦金融城地標建築勞埃德大廈。中國對英地產投資規模之大、頻率之密由此可見一斑。

  倘若說香港人與英國有一層特殊淵源的話,那麼,中國大陸資本為何也對歐洲趨之若鶩?嚴重“過剩”的中國資本,不斷升值的人民幣,放緩的經濟增長,以及不可否認的投資環境的“不穩定性”……鑒於這些因素,“往外走”似乎也是部分資本的無奈之舉。中國資本的輸出已成為國際資本流動大潮中的一個重要風向標。無論是非洲還是南美,澳洲還是亞洲,幾乎無處不見中國資本的足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