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送禮若非“剛需”,還會有“最堵周”嗎? | |
http://www.CRNTT.com 2013-09-18 12:25:18 |
潘洪其:扒下公款送禮的隱身衣 2013年09月18日06:59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潘洪其 中秋節、國慶節將至,公款送禮的現象較往年明顯減少。但《人民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網購禮品、電子支付、快遞送達,購物發票可開“辦公用品”、“會議費”等等,花樣翻新的禮品和送禮手段,給“兩節”公款送禮披上了“隱身衣”,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鏈,值得警惕。 一個月前,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明確要求,堅決刹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監管查處力度,對頂風違紀者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決不姑息,提高執紀監督的實效性、震懾力,堅決防止反彈。9月13日,中央紀委網站發出通知,歡迎群眾舉報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關於刹住“兩節”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規定的行為,並公布了相關舉報電話及網站。迫於中央規定和群眾監督的壓力,中秋、國慶前這段時間,像以往那樣直接用公款送禮的現象的確有所減少,但公款送禮披上“隱身衣”,變成網購禮品、電子支付等新形式、新花樣,著實讓人感到“意外”。 不過,仔細想來又並不意外。長期以來,每當中央和上級出台一項政策規定,一些地方、單位總是“下有對策”,想方設法以各種變通手段,突破、消解上面的政策。如今,中央紀委明令禁止“兩節”期間公款送月餅送禮,就面臨著被一些地方、單位以網購禮品、電子支付等“對策”突破、化解的危險。這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審計部門以及司法機關,高度重視一些地方、單位突破、化解中央禁令的新動向,針對這些地方、單位採取的“對策”,研究有效的查處辦法,制定綜合治理措施。 其實,網購禮品、電子支付等“對策”無論多麼新潮而隱蔽,其目的與傳統的公款送禮手法一樣,都是要將禮品、錢物送到“大人”、“貴人”手中,在具體操作和運行過程中,多少都會留下可供查證的印記。有的更會留下詳細的電子證據,職能部門只要依法認真展開調查,就能發現或潛或顯的蛛絲馬跡,有時更能“人贓俱獲”,將公款送禮行為逮個正著。 既然媒體能夠發現網購禮品、電子支付等公款送禮新花樣,擁有更多調查手段和更權威調查權力的職能部門,對這些新花樣一定不會陌生。接下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職能部門是對這些新花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呢,還是嚴格按照中央紀委的要求,對頂風違紀者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決不姑息,決不手軟?如果職能部門工作不力,消極無為,放任這些公款送禮新花樣做大、泛濫,不但會使“兩節”期間公款送月餅送禮之風愈演愈烈,使各種公款送禮行為出現結構性、報復性反彈,還會讓群眾真切看到中央禁令如何被突破、化解的過程,從而極大地損害中央政策規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動搖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和信心。這是一個不堪設想的災難性後果,必須以最大努力避免這樣的後果。 當務之急,紀檢監察部門、審計部門、司法機關應依法採取措施,對網購禮品、電子支付公款送禮新花樣嚴加查辦,徹底扒下公款送禮的“隱身衣”,讓更多非法交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那些與中央規定玩“下有對策”遊戲者受到懲罰。 從長遠看,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刹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等不正之風,有賴於繼續深化財政預算、審計制度、政府信息公開等領域的改革,從根本上緩解權力過大過於集中、權力缺乏監督制約的矛盾,推動形成下級向上級、企業向政府部門無需送禮也無法送禮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