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卡梅倫為何如此高調討好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3-12-04 10:18:38  


 
  可以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業是現代金融業的基礎。那麼這個基礎在英國又怎樣呢?倫敦共有486家外國銀行,數量超過其他任何金融中心。相比之下,法蘭克福只有267家,巴黎266家,紐約253家。倫敦的這些銀行有33%來自歐洲,這些外國銀行管理著英國銀行業50%以上的資產,總計超過36萬億英鎊。

  保險是什麼情況呢?哪怕到目前為止,倫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國際保險市場,2008年的總保費收入達250億英鎊。況且倫敦還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險技能中心。整個英國的保險業,在歐洲還是之最的,在全球能排第三,2008年的淨保費收入是1800億英鎊。毫不保留的說,英國還是世界最領先的航空與航海保險市場,共占全球份額的23%。

  英國的金融業看頭不單單在這些傳統的區域,就算是在外匯交易、金融衍生物、基金管理這些領域,英國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到現在為止,倫敦的外匯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占了全球交易量三成以上,都已經超過了紐約與東京的總和。這個數字非常驚人。在外匯領域,比較時興的場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場,倫敦是全球的老大,一個倫敦的交易量占了全球的35%還多。期貨和期權怎麼樣呢?倫敦算不上世界第一,但也至少是全球第二,僅次於芝加哥。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與期權交易中心是歐洲貨幣市場衍生交易的世界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化交易所,以5000億英鎊的日交易量超過全球任何一個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成交的非鐵金屬占了全球交易總量的90%以上。國際石油交易所是歐洲最領先的能源交易所,布倫特原油交易量占了全球交易量的2/3。

  我舉這麼多的例子,是為了說明,英國在很多中國人眼裡,好像是淪落了。實際上,英國並不簡單,尤其是倫敦。

  我們不可小覷它,倫敦的金融對中國來說有用,尤其是對於正處改革中的中國政府。

  這一次的三中全會,中國的重點放在了理順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在這一過程中,證券市場改革首當其衝。在證券業的經驗方面,倫敦證券交易所是全球最國際化的證券交易所,60多個國家的470多家公司獲准在此市場交易。從市場分析以及其他專門人才的服務來看,倫敦有4500名分析師,大大超過紐約的3000人和東京的1200人。

  過去,中國秉承的是慢慢來的發展思路,一個事物不到百分百把握絕不輕易退出,尤其是金融。我們可以從醞釀十年的創業板和醞釀了三年的股指期貨中得到答案,更毋庸說前路漫漫的人民幣國際化和利率市場化改革。

  運氣好的是,正是這種穩扎穩打的發展思路,讓中國躲過了一輪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風暴,但同時,卻也錯過了異彩紛呈的金融創新時代。目前中國國內的金融業基本上一經進入了死水模式,之所以資金不願意金融實體經濟,實際上也與模式的創新缺失有關。

  如果中國想要維持世界工廠的名號,那麼大可以不考慮金融業的跟進情況,維持現有的發展模式。而如果想要實現走出去,實現經濟的騰飛,實現轉型,那麼實體經濟已經發展成熟之後的中國,就必須將另外一只腿加速跟進,而這其中,英國實際上就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和良師益友。

  (此文根據評論員節目評論內容整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