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淩虐新丁:全球頑疾為何難除

http://www.CRNTT.com   2013-12-12 11:58:06  


 
  除此之外,對想要融入集體動機足夠強的新丁來說,這種淩虐所帶來的往往並不是仇恨,相反還會增加新丁對集體的歸屬感,增強凝聚力。這方面也有比較成熟的心理研究證實,根據社會心理學領域知名心理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名譽教授埃利奧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在一篇綜述論文中給出的結論,如果讓人們在扭曲真實世界以滿足維持良好自我感覺的需要和真實地反映世界之間做選擇,人們常選擇前者。而這種效應作用在這種“淩虐”中就會表現為“經歷的淩虐越殘酷,新丁越會認為自己獲得資格寶貴,並且更加珍惜這種資格”,即便“這種珍惜是對真實經歷的扭曲。”

  此外,這種“淩虐”對軍隊來說還有一些特殊的模糊地帶

  對軍人來說,訓練一個新人的目的就是磨練其意志和體力,而這種磨練過程和“淩虐”過程其實是有交集,嚴格的訓斥與辱罵,訓練體能和體罰,鍛煉抗擊打能力和毆打這些過程很難用一個明確的標準割裂開來。

  更不要說某些軍種就是要求軍人在極端的情況下應付人性的極端陰暗面。在特種兵的訓練中這點表現的最為明顯,比如德國的特種兵的訓練必須課之一就是“虐待關”,訓練的科目就是模擬被俘後的遭遇。而美國的特種兵也有類似項目,被稱為SERE或“恐怖免疫訓練”,訓練內容分別包括SURVIVAL(生存)、EVASION(躲避)、RESISTANCE(抵抗)、ESCAPE(逃逸),就是讓特種兵學會應對各種極端狀況。

  ■ 改變“淩虐新丁”現象:軍隊缺動力,學校無權力

  美日軍方都針對“淩虐新兵”採取了一些措施,但這些舉措有“自相矛盾”成分

  淩虐新兵醜聞非常容易引起民眾反感,也是各國軍方著力避免的現象之一。比如在美國,軍方專門成立了“防止淩虐新兵辦公室(THE NAVY OFFICE OF HAZING PREVENTION)”,日本也有類似機構;還會在一些規定上“明文”禁止這類“過激行為”,也會進行適當的巡查。

  但另一方面,真正的“淩虐新兵”並且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往往並不會受到嚴重的懲罰,比如前文提到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朝霞駐屯地一名19歲士兵在營中自殺的案件,士兵家長要求日本政府賠償慰問金9440萬日元,但法院最終只判政府需賠償220萬日元,且認定“無法證明自殺和欺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免去了對相關責任人的嚴重懲罰。而在美國陸軍的陳宇輝一案中,根據軍事法庭的判決,一名主犯僅僅被判決入獄30天並扣工資、降軍階,而另一名主犯僅僅被判決入獄6個月並退役,其餘從犯則多僅受處分就無罪開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