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路依然崎嶇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08:49:13  


 
  文章指出,若再冷靜分析一下,中國貿易在全球第一的靚麗外表下不無隱憂。最突出的是貿易不平衡,這包括出口和進口的嚴重不平衡以及出口貿易的不可持續性,前者帶來的巨額貿易順差,既是通脹隱患,又不時引發國際貿易紛爭,後者因為服務貿易的短板而使中國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能源制約以及環保成本壓力增大的新情況下處於被動地位,更遭遇歐美等發達體發起的一輪又一輪貿易戰。

  預料,在成了全球貿易第一大國後,中國外貿還將面對更為嚴峻挑戰。試舉其犖犖大端者,便有外貿成本逐年高企,國內外貿企業競爭力降低;人民幣持續升值且幅度較大,而且面臨美國一直的政治壓力,中國外貿出口缺乏後勁;還有佔中國外貿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面臨產業的轉型升級,製造業實際外資下降幅度較大,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正被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削弱這樣幾個方面。最新數據表明,去年前11個月,中國製造業吸引的海外投資較上年同期下滑5.7%,至647億美元,比2012年下滑了7.1%。相比之下,勞動力成本很低的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資(FDI)飆升了逾80%。這無疑制約了中國外貿出口的發展後勁。另外,中國多年積累的產能過剩,對進口需求也是抑制。

  我們沒有退路,必須創新外貿發展方式和構建新的開放體制予以破解;對於全球經濟復甦、歐美外需市場提振帶來的機遇,更要適時抓住。轉型期的中國,依然離不開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來衝破中國現代化遭遇的重重迷障。新的一年,全球經濟形勢好轉,尤其是美歐日三大市場經濟復甦的趨勢明顯。總體而言,中國進出口形勢前景可期。

  文章提出,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分水嶺,中國外貿正從外延的量向內涵的質轉化。中國的開放性經濟體制正在從“外向”為主走向“內外兼修”。這個新變化,一方面舒緩了中國經濟的外貿依賴性,另一方面也給中國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只有靠內需外貿兩大市場的合力,才能確保中國經濟永續發展。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不轉型升級就沒有前途,即使出口量維持高位,在勞動力成本提升和人民幣升值所致的利潤降低背景下,外需市場之路也會越走越窄。外需市場倒逼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是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最大機遇。

  此外,開放性經濟體制的創新,為中國外貿開辟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外貿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戰略調整,是中國外貿的希望所在。去年秋天啟動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若能盡早釋放出政策所期待的外貿新活力,對中國乃至周邊市場,毫無疑問都具有示範效應。與此同時,內陸地區的開放戰略,也給中國外貿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外貿活力。

  伴隨著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美元升值預期的提升,對中國至少意味著美國市場向好、人民幣或將相對貶值兩重利好。這兩重利好,有助於提升中國外貿企業的競爭力。當然,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也不容忽視,這對中國商品出口未必是利好,對於進口卻是好消息。

  文章最後說,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在今天象徵性意義或許更大些。而中國將要應對的挑戰卻是實實在在的:在追求進出口貿易平衡、可持續增長、提高服務貿易出口、提升貿易後勁的征程上,不容我們有稍稍的喘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