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蘇東坡《功甫帖》漩渦

http://www.CRNTT.com   2014-02-20 13:54:09  


  ​
  劉益謙先是平和地表示了自己的驚訝:“我此前沒聽說有一個人對這個有不同意見,新聞出現之前我對此事一無所知。”“如果大家的意見都是贊成上博的意見,我把這個東西退了就完了。”“古代字畫歷來都有爭議。”​
 ​
  幾天後,劉益謙突然將自己調整到滿格戰鬥狀態,三發聲明,名為感謝,實則諷刺挖苦冷嘲熱諷兼而有之的“高端黑”,針鋒相對,言辭犀利。​
 ​
  文物藝術品拍賣圈子窄小,極重人情,遇事口耳相傳得再盛,事不關己也極少公開發表言論。此次《功甫帖》事件,不少市場派人士均站出來力挺劉益謙,比如朱紹良、易蘇昊、馬未都、李雪鬆、季濤、劉尚勇、劉雙舟、尹光華、陸忠等人。​
 ​
  馬未都做客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時說,感覺上博這次像是在鬧事兒,不是學術討論。​
 ​
  但劉益謙的困境在於,不管他個人擁有的藏品多麼令人咋舌,因其一直保持著草根狀態,體制內的力量,不管是博物館還是媒體,對他採取行動時幾乎可以說是毫無顧忌。​
 ​
  上博研究員看沒看過原件?​
 ​
  當上海博物館首對《功甫帖》發難,劉益謙反駁道:“你們沒有看過原帖,怎麼就能下結論?”​
 ​
  緊接著單國霖在12月23日的《解放日報》上表示,他和鐘銀蘭都曾見過《功甫帖》實物,另一位研究員凌利中也表示,他在蘇富比的預展上研究過這件拍品。“上世紀80年代曾有人研究過一件‘文革’抄家得來的《功甫帖》,經過研究考證,發現是贋品,於是退回物主,後來聽說此物被帶出境外,可能流入美國,但目前也無法確認。”​
 ​
  隨後微博上有人將徐邦達親眼在上海博物館看過此件東西並確認為真跡無疑的證據上傳,公眾因此轉而質問上海博物館是否致使文物流失。​
 ​
  在蘇富比通過微博發表《對有關蘇軾〈功甫帖〉質疑的回應》,堅稱為真跡之後,1月14日,單國霖再度接受《解放日報》採訪,針對他此前曾向媒體透露上世紀80年代看過《功甫帖》,他表示:“記錯了,是另外一張帖。《功甫帖》是摹本,可能是自己寫的,沒有雙鈎廓填。”對蘇富比的回應,單國霖表示,“不會看,不理它。”​
 ​
  單國霖同時表示,他無法回答《功甫帖》是否作為“文革”抄家物資進入過上博,“這要問辦公室。”​
 ​
  這就存在兩個問題:如果兩位老專家沒有看過原作,那麼他們如何得出結論、提交報告的?如果兩位看過原作,又是在哪裡看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蘇富比的拍賣圖錄介紹:“據《書畫鑒影》記載,在成親王永瑆和李佐賢時,《功甫帖》與蘇軾《劉錫勅帖》,米芾《章侯帖》、《道祖帖》原合裱一起,同為《蘇米翰札合册》。現今,米芾《章侯帖》已歸上海博物館,列為一級藏品,米芾《道祖帖》和《劉錫勅帖》合裱為一卷,亦為某博物館所收藏。”​
 ​
  業內普遍的說法是,這4張名帖均為“文革”時從天津大銀行家許漢卿家抄來,其餘3件現仍藏上海博物館,但是許家後人要得厲害,所以蘇富比隱晦地說,其中兩件“亦為某博物館所收藏”。​
 ​
  2014年1月14日《新民晚報》方翔透露:多家媒體今天上午從上海博物館方面核實得知,這件《功甫帖》無論是收藏還是寄存,都未曾到過上海博物館,許漢卿的抄家清單中,也未見這件《功甫帖》。上世紀50年代,此帖裝裱成立軸後,一直深藏未現於世。​
 ​
  《新民晚報》發表文章說:“在文物藝術品鑒定水準上,博物館的專家強還是民間的實戰派行家強?這個問題好像成了國內收藏界這些年來爭論的熱點。……有人嘲笑博物館專家缺乏實戰經驗,徒有書本理論。未必然。我有一比喻,有的博物館專家就像是一直苦練絕世武功卻從來沒有和壞人打過架的人,初入江湖,碰上個出手無賴狠毒的小流氓,也可能會失手。但是,只要多來幾個回合,他回過神來,小混混就不是他對手了。”​
 ​
  一位市場中成長起來的專家說:“很多人以為我們市場中人的立場不盡客觀,其實市場的眼睛雪亮,我們無所憑借,再不客觀就立不住腳;但是博物館研究員自身牽扯的利益更大。”​
 ​
  中國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針對《功甫帖》之爭撰文說:“文博單位的‘專家’半遮琵琶半遮臉,一方面基於專業倫理,一方面又受到斤斤利益的誘惑,而有些深度介入到具有經濟利益的鑒定之中,使得公信力急劇降低,已經到達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