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聯合國朝鮮人權調查報告踩了誰的腳?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1:01:42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聯合國朝鮮人權調查委員會的首席調查官、澳大利亞法官麥克·科比一直就是國際人權司法管轄的積極倡導者。從目前報告的行文、措辭來看,整個報告出台的基本目的,不是為了簡單地揭示朝鮮的人權黑暗,更是為了用聯合國國際人權保護機制來強行介入朝鮮問題。報告正式出台之後,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追責程序的啓動看來已是在所難免。2013年12月,朝鮮金正恩政權清洗其政權實質性的2號人物、也是貴為金正恩姑父的張成哲這一事件還歷歷在目。當時國際媒體就發出驚呼,槍斃張成澤及其主要追隨者意味著“恐怖政治”重新降臨朝鮮。時隔兩個多月,聯合國朝鮮人權調查委員會要把金正恩也送上國際刑事審判法庭,正是應了中國人的一句俗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朝鮮已經歷經三代的金氏家族專制統治,很可能真的是到了“報應”要來的時候了。

  然而,朝鮮人權問題國際調查和管轄背後的最根本的原因,並非是朝鮮的人權慘狀,而是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環境急劇惡化,朝鮮領導人“擁核自重”、拒絕棄核這一更為關鍵性的挑釁和對抗性行為問題。

  2003年8月六方會談啓動,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政治與外交談判進程代表了在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同時、結束朝鮮長期所遭受的孤立、制裁和打壓狀況、讓朝鮮重新回歸國際社會的最佳途徑,也是最佳機會。2005年9月六方會談發表的朝鮮無核化《共同聲明》不僅是六方會談機制的重要成果,也是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平衡各方利益和關注的“路綫圖”。然而,由於朝鮮前任領導人金正日缺乏棄核的戰略決斷,在關鍵時刻想要“擁核自保”,導致六方會談於2008年12月舉行最後一輪磋商之後,即長期陷入停滯局面。在六方會談舉行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外交解決朝核問題進程的延續,美國等國其實一直對朝鮮的人權狀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甚至阻止了美國國會提議的要懲罰朝鮮人權狀況的相關法案。

  2010年的“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是半島無核化問題的轉折點。奧巴馬政府聯合韓國與日本,強調不會再受朝鮮第三次欺騙,除非朝鮮表現出棄核誠意和行動,否則不再和朝鮮恢複六方會談。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恩隨即採取了擁核與發展經濟同時進行的“並舉戰略”,政治和外交解決朝核問題的目標已經漸行漸遠。

  既然外交上無法說服朝鮮棄核,經濟制裁和人權壓力的大棒自然隨之越舉越高、對朝鮮現政權的打壓必然也日趨沉重。2010年,韓國常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第一次公開譴責朝鮮人權狀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始發表年度朝鮮人權報告。美國國會也通過了禁止美國政府對朝鮮進行大規模援助和接受朝鮮難民的《朝鮮人權法案》。包括本次聯合國朝鮮人權調查委員會報告在內的多項措施,集中說明了西方國家對政治解決朝核問題幾乎絕望之際而必然採取的施壓行動。

  2月17日這份報告的出台,對朝核問題和朝鮮半島局勢未來走向的影響將十分明顯。

  首先,報告書的發表已經近乎在政治上斷絕了美日韓等國與朝鮮妥協、通過提供援助和關系正常化方式來獲得朝鮮承諾無核化的原有“交易原則”。在今天的國際社會眼中,朝鮮人權問題已經被無限放大,與核問題將受到同等重視。在後冷戰時代的全球政治中,沒有比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和阻止大規模侵害人權這兩大議題更有國際動員能力的話題了。朝鮮自己把這兩個都必然會受到國際輿論一致譴責和國際外交、甚至國際司法打擊的“問題”都攤上了。可以想象的是,美、日、韓等國對朝鮮無核化的立場會更加強硬,外交解決朝核問題的進程將更為艱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