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梁漱溟之子:回憶父親在鄒平的日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14:11:45  


1934 年,從事鄉村工作的若幹團體領導人及專家學者在鄒平合影。右一為梁漱溟。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訊/ 在梁漱溟誕辰 120 周年的許多紀念和研討活動中,常常能見到他的兩個兒子梁培寬和梁培恕的身影。兩位老人都已退休多年,但又沒有真正退休,他們現在的“工作”,是研究自己的父親。兩兄弟性格迥異,從他們家裡的布置就能看得出來。哥哥的屋裡堆滿了關於父親的各種資料,幾乎沒有多餘的擺設;弟弟的家則經過精心布置,墻上掛了許多家族老照片。他們在工作上也有分工,梁培寬細心,所以以編文集為主,梁培恕喜歡發表意見,傳記就由他來寫。目前他們一個在編《回憶昔日師友》,一個在寫關於父親的第三本傳記。

  1932 年,梁漱溟創辦的鄒平鄉村建設研究院步入正軌,兩兄弟也被接到鄒平,當時他們年紀雖然很小,分別讀小學和幼稚園,但也成了這一著名的鄉建運動的親歷者。研究院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鄉村建設研究部,招錄大學或大專畢業生,學制兩年,主要教材是梁漱溟寫的《中國民族自救之最後覺悟》和《鄉村建設理論》,學員畢業後分配到實驗縣任科長、輔導員等職務。第二部分是鄉村服務人員訓練部,主要在當地縣鄉招募學員,學制一年,畢業後回原鄉服務。凡是研究院的學生,不要學費、管吃管住。第三部分是鄉村建設實驗區,以鄒平為實驗地,後改為實驗縣。

  梁培寬回憶道,那時的農村,早婚和纏足還很普遍,因此移風易俗是研究院的一項重要工作:“我記得有一個小學女同學已經結婚了,縣裡就有人來找她談話,最後怎麼處理的不知道,那時候還沒有婚姻法,也不能讓她離啊。”梁漱溟有時候會到研究院學生所在的鄉裡視察,下鄉的交通很差,坐的是農村那種運肥料、莊稼的大車,“兩個軲轆,木軲轆外面包層鐵皮,顛得很厲害”:“父親說,有一次路遠,一天到不了,就要住店,大車店,那是他第一次住大車店,是一個很大的房子,進去之後,一邊是拉車的馬、騾子,一邊是大炕。夜裡牲畜在小便,聽起來像下雨,大便也聽得見,還會叫,味道就不用說了,印象很深刻。”梁培恕說:“很多人說我父親搞鄉村建設,是向往田園生活,不是的,他說他生長在城市,是為了國家,決心去鄉村。”

  美國漢學家艾愷寫過一部名作《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梁漱溟此後一直被稱作“中國最後的儒家”,不過不久前,艾愷在騰訊書院和外研社舉辦的“梁漱溟誕辰 120 周年紀念講座”中又對自己的觀點提出了修正:“儘管我在向西方介紹梁漱溟時,多稱他為哲學家,現在我覺得應該強調他的另外一面,他最主要的歷史角色是一個活動家。”梁漱溟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面,是 1987 年中國文化書院召開的“梁漱溟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當時他大聲強調自己不只是有思想,“我是一個要拼命幹的人,我一生是拼命幹的”。鄒平實驗從無到有,鄉村建設從理論到實踐,就是他“拼命幹”的最好證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