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14-04-20 08:20:43  


 
  對於美方高分貝批評中國的言行,兩位中國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常萬全在會見到訪的哈格爾時直言表示不滿,望美謹言慎行,管束日菲,火藥味十足。問題是,美國高官為什麼要在此時反常狠批中國,是否僅僅因為奧巴馬要訪問日韓菲三國,給這些盟友一點交代,以示支持他們;還是在克里米亞事件後,美國經過短暫的政策評估,決定集中精力對付中國?若是前者,表明這只是一種短期現象,隨著奧巴馬訪問的結束,美國的對華表態將回歸常態;若是後者,則預示著美國對外政策轉向的爭論已經結束,美國並沒有因為克里米亞入俄而把俄國看作自己的主要敵人,中國依然“不幸”成為美國對外政策防範的主要對象。

  在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後,中國戰略界有一種樂觀的看法,認為俄羅斯將會替中國扛起反美大旗,美國會把俄看成是它的主要敵人,歐洲又成為美國的戰略重點,中國因此會減少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美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或許改弦易轍,實行不下去。

  客觀而言,在美發出對俄系列制裁後,中國的戰略壓力多少會減輕一點。但是,樂觀者顯然忘了一個事實是,美國迄今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俄而言基本沒有太大殺傷力。這固然是忌憚俄羅斯的報復,可也說明,美國並未想好把俄作為自己的主要競爭者,如果美國真因為此事而將俄當作主要敵人,無論如何,它會調整自己的外交戰略,對俄採取的制裁會比現在嚴厲得多。但它並未這樣做,是中國戰略界誤判了克里米亞公投對俄美關係的影響。

美國有很多“殺手鐧”來制約中國

  美國是個戰略大師。儘管受制於兩黨政治和競選壓力,有時明知不對也不得不如此,但在關乎誰為美國未來的“對手”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美國的決策者和他們的智囊,會仔細評估。當輿論普遍預測美國這回會把矛頭對准俄羅斯之際,一些學者就警告美國不要從中國“挪開”,例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領域的著名鷹派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就在《紐約時報》上刊文,指出美國不應在烏克蘭問題上浪費精力與俄羅斯周旋,“因為美國需要莫斯科來幫助處理伊朗、阿富汗問題,並最終遏制中國——這個美國未來唯一的對手。”

  因此,如果美國決策層接受米爾斯海默等人的看法,一點也不奇怪。相對中國,俄羅斯挑戰美國領導權的“資本”除了軍隊和核武器外,其他不足為慮。可中國不同,中國的經濟實力、能源需求、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等對美國都是威脅。即使從軍隊來說,中國近年國防預算的大幅增長和部隊武器裝備的飛速改善,若干年後對美軍也是個威脅。另外,中國和美國的盟友存在領土糾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經濟。國家競爭的基礎是經濟。根據學者的預測,按照目前中美兩國的發展速度,中國大約10年後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屆時中國是世界經濟的老大。一旦中國成功崛起後,由中國代表的發展道路將是對迄今為止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礎上的西方發展道路的顛覆,可以說,這才是世界歷史的改變,從而對有著傳教士精神的美國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