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與全球經濟治理:角色、目標和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4-05-04 08:37:10  


金融危機使得西方對中國的需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
  中評社北京5月4日訊/全球經濟治理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全球經濟治理。危機後全球經濟治理改革進程加速,新的全球經濟規則制定、體系建構和領導權力分配已經開始,中國需要在應對西方訴求的同時,明確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戰略目標,並積極採取行動,為未來領導全球經濟治理積蓄力量。

  一、西方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希望中國擔任的角色

  《中國經貿導刊》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孫偉文章稱,無論我們願不願意,西方仍然在當今的全球經濟治理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中國已經位居全球經濟生產總值第二的高位,但依然在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撼動西方的優勢地位。然而,金融危機使得西方對中國的需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

  從當前金融危機的主要特征來講,西方發達經濟體希望中國在對既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進行微調的前提下,為西方國家經濟早日走出衰退做出貢獻,例如要求中國為IMF等缺乏資金的國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為遭遇金融危機衝擊的國家提供資金援助;通過擴大內需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通過減少貿易收支順差為糾正全球經濟失衡做出貢獻。

  首先,加強流動性支持。虛擬經濟泡沫破滅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出現嚴重的流動性短缺問題,美聯儲連續3次發布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通過直接購買金融資產方式向市場直接注入流動性,並有可能在美國經濟復甦動力不強的情況下繼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日本近期實行的安倍經濟學的實質就是貨幣的量化寬鬆政策,2013年4月提出用兩年左右時間將基礎貨幣投放規模擴大一倍並達成2%的通脹目標,意在使日元加速貶值,創造通脹預期,拉動國內消費和投資。歐洲央行於2012年推出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通過向商業銀行抵押貸款的方式向市場間接注入流動性,近期,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宣布將繼續保持長期低息政策。從根本上將,量化寬鬆政策是對世界經濟影響較大的發達國家利用其貨幣的特殊作用在整個國際市場上“興風作浪”,出發點是解決自身經濟問題,實際卻是“以鄰為壑”地影響了其他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長期看,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最終將傳導至新興市場,導致新興市場的“量化寬鬆”,最後可能對全球經濟、資本流動、通漲水平甚至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產生巨大影響,導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蔓延。而對世界經濟影響力較小的新興經濟體只能處於被動應對狀態,不僅影響這些國家的出口和經濟穩定,其貨幣政策、資本流入等方面的政策也將發生變化。鑒於量化寬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處於危機中的西方國家迫切需要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的資金注入。

  一般來說,國際資金的流向符合以下偏好:一是經濟復甦較快的經濟體,良好的基本面和較快增長意味著更多的投資機會,例如新興市場;二是被低估但相對安全的市場領域,比如石油、礦產等資源類的大宗商品市場;三是貨幣被低估的市場,存在資產升值的可能。從此意義上來說,中國符合所有三條資金流向的偏好。但同時中國對外投資已經呈現飛速增長趨勢。2007年以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旨在創立新企業或股份至少達到10%的投資)年增長率超過300%,來自一些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更是高達1300%。2012年的前兩個月里,中國全部領域的海外直接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47%。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的直接投資總額將從目前的4000億美元增至10000億美元以上,其中對發達經濟體的投資比例也將上升。從分布上看,2012年中國的投資項目33%在歐洲,20%在北美,17%在南美,9%在非洲,在西方發達國家地區的投資占到50%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