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山、顧彬跨文化談詩經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13:54:30  


《風詩的情韵》,李山著,東方出版社出版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訊/“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性靈,《詩經》正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2014年5月7日,國學名師李山、著名德國漢學家顧彬做客騰訊書院,暢談《詩經》藝術之美與文學流變。李山指出,作為中國文化的聖經,《詩經》是一部比《論語》更為原生的文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文化創生時期產生的精神花朵。

李山:《詩經》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底 

  《詩經》讓我著迷

  李山(國學名師):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是《詩經·小雅·鶴鳴》裡面的詩,是西周先王時期作品。實際上,這個詩主要是開闊我們心胸,放開我們的視野,它山之石,裡面還涉及科技問題,玉石的硬度僅次於金剛石,要磨它必須要靠他山的石頭。也就是說我們要研究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借助於什麼?借助當代西方在人類學、社會學、哲學各方面的成就,我們不能關上門刀槍不入。

  我研究《詩經》20多年的時間了,年輕的時候手抄《詩經》,還三次為《詩經》做注,但是仍然解決不了問題,第一次做注的時候,還覺得不錯,過了一陣子再重頭審視就覺得不行,到現在真是越活越膽小,越學越覺得自己不行。《詩經》自身是一個蘊藏很深厚的東西,你這個礦井打得越深,它蘊藏豐富性就展示出來,所以它總是讓我著迷。

  中國文化的根在《五經》

  《詩經》年代比《論語》要早,《詩經》創造,應該說詩歌創作差不多結束的時候孔子才出生(不是說所有作品)。所以,孔子有一些很重要的思想來源於他讀詩的啟迪與生發,《論語》裡邊實際上也記載了這些東西,比如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論語》中,孔子與學生子夏就談論過這幾句詩。最近出土的戰國竹簡文字《孔子詩論》,如果這個文獻是真的話,我們可以相信,對《詩經》進行意義上的闡釋,不再把它當成一首一首的歌來唱,而是讀它,討論它,應該是從孔子開始。《孔子詩論》記載了孔子對數十首詩篇的看法。孔子那個時代似乎詩還有時候在演唱,不要忘了《詩》最早是唱的。所以,孔子“讀”《詩》,應該是開了個先例,所以它對詩,有這樣一個新態度。這就是孔子與《詩經》之間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