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大推“燕京學堂” 與清華競爭遭質疑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14:56:31  


 
  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鳴認為,“燕京學堂”受到那麼大爭議,一個原因就是北大校內空間緊張,“從今年開始很多樓翻蓋,有一些研究生就要被趕到外面去住。在這種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要把靜園那麼一大塊地單獨地圈出來給這麼100個學生來使用,這個不太合理。”

被質疑的“中國學”和一年學制

  “燕京學堂”的一個最重要內容是建設“中國學”學科、培養“中國學”人才,並設置1年碩士項目。北大英語系高峰楓和蘇薇星兩位老師在公開發表的文章中都質疑了“燕京學堂”一年制碩士學制的合理性以及“中國學”的學科定位。“中國學”誕生於冷戰期間,是美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在做中國問題研究時產生的一個學科。李玲說,“可是中國學是什麼?自己沒有整清楚,怎麼來開這個課來教學生?而且一年就能拿碩士,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任何一個學科從學術上來講是要有積累和有沉澱的。”

  在李零看來,中國學這個概念也是有問題的,“西方沒有西方學,東方也沒有東方學,中國為什麼還有中國學?國學也是這樣,我們管外國人的東西叫西學,跟這個西學抗衡的就是我們的國學。”

  英文授課也是被詬病的地方。“這個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不是反對用英文上課,如果要是在美國講中國研究用英文講,這個很正常。可是在北京大學,在中國最高學府之一來講中國的學問,你必須用英文來講,聽課的人必須聽英文,這是什麼道理?”張鳴說。

  北大史地中心教授唐曉峰說,“外國人來了,英語用上了,發表論文也是英語寫的了,好像這個就是國際化。”唐曉峰教授認為,北大的改革就是隔三岔五拿出新東西,再來一個新東西,這就是北大在做的改革,“燕京學堂是我們熟悉的一種方式,又辦了一個班,北大辦的班特別多,燕京學堂就像更大型的班。”

  在李玲看來,這次北大“燕京學堂”成為一個事件,背後是大學定位問題。張鳴也認為,現在北大的大學改革到底往哪個方向改,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評論家李陀在會上認為,中國大學的理念一直不對,“究竟我們為什麼要辦大學?辦大學的目的是幹什麼?”李陀說,“清華很坦白就是要以中國為基地給全世界培養世界領導人,可我們有的大學比較投機。這個事件有可能會帶來整個人文領域價值觀念新的變動或者是破壞。”

  來源:東方早報  石劍峰 2014-07-01 08:2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