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啟懋:日本面臨第三次歷史性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4-07-13 00:15:17  


安倍內閣右傾路線只是一個短暫的插曲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上海國際關係學會名譽會長陳啟懋在《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日本面臨第三次歷史性的選擇》,作者認為:“當前日本正面臨第三次歷史性的選擇。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加速發展,中國崛起並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日本走什麼道路?是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還是走霸權主義的道路?何去何從?日本正站在十字路口。”“安倍推動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並主張修改和平憲法,主要還是為了加速推進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過程,使日本不僅是經濟強國,而且成為政治大國、軍事大國,以加強日本的戰略地位,為日後美國在亞太的勢力逐步削弱、收縮的情況下,與中國爭奪亞太地區領導權做準備。”“日本終將走和平發展、與地區經濟加強合作融合的道路。安倍內閣的右傾路線,只是一個短暫的插曲。”文章內容如下:

    日本戰後走的什麼路

  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資本主義大國。日本的走向,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亞洲人民、中國人民尤為關心。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佔領當局採取一系列措施對日本進行了系統的改造:包括解除武裝、解散原來的財閥企業、審判懲處戰犯、為日本制訂了“永遠放棄戰爭”“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的和平憲法,剝奪了天皇的實權(憲法規定天皇僅為國家的象徵,無“參與國政的權能”),等等。這個改造從總體上說是成功的,使日本從一個軍國主義的法西斯國家轉型為議會民主制國家。缺點是對日本的戰爭罪行和軍國主義思潮清算得不徹底。

  這裡有主客觀原因。客觀原因是日本投降時以美國為首的盟國為減少士兵傷亡接受了日本保留天皇制的條件,因此日本名為無條件投降,實際上是有條件投降。作為統治集團首腦的天皇保留下來了,統治集團中的許多人除了少數臭名昭著的戰犯外也保留下來了,戰後初期的日本政府仍然是這些人掌權。他們當然不會主動去清算戰爭罪行和錯誤思潮。這與德國的情況完全不同。1945年德國是在首都柏林被攻克,全境為盟軍佔領的情況下投降的。希特勒自殺,法西斯統治集團被徹底摧毀。戰後在德國政府中掌權的多為原來受法西斯迫害的人,他們自然對肅清法西斯殘餘及其影響很起勁。主觀原因是在美蘇矛盾激化、發生冷戰以及中國革命勝利後,美國改變了原來抑制日本的政策,改而採取扶植日本作為其反蘇反共助手的政策,對清算日本戰爭罪行就更放鬆了。不少犯有大小戰爭罪行的人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當上了高官。像曾被作為戰犯起訴的岸信介就當過日本首相。所以日本長期以來對侵略戰爭的罪行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態度,與德國的情況成為鮮明的對照,是有歷史原因的。對此,美國無疑負有重大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