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北京專家:須重新審視台灣統獨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4-09-16 00:20:13  


 
  (三)“維持現狀”成為最保險的選擇,但是這個推導又面臨現實問題。

  島內學界認為,通常,民眾在考慮台灣未來前途時,理念上要統一者也會務實的考慮兩岸統一的磨合成本過高,理念上要“獨立”者也會考慮實際面臨戰爭風險的可能,這樣的“價值衝突”造成民意選擇的“兩難”局面,因此,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選擇“維持現狀”。同樣,在“不確定性”方面,“維持現狀”亦成為最保險的選擇。

  然而,筆者認為問題有二:一是,“兩難的感覺”與“不確定性”難以獲得實證,也就是,無法從實證材料中證明這兩個特點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統“獨”偏好;二是,統與“獨”本身是互斥的選項,“不統不獨”在現實中存在,“既統又獨”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如何解讀統獨民調

  (一)統獨重要嗎?——“台灣-大陸”對立情境下,才會突顯“相對感”。

  2008年以來,觀察島內大選發現,“省籍、統獨、政黨、候選人特質”四項傳統上的影響因素中,候選人特質的影響力越來越顯著。社會撕裂型、意識形態對立型、藍綠政黨惡鬥型議題被民眾所厭惡,經濟、社會福利、環保等務實議題受到重視。2014年3月民進黨民調③似乎驗證了這一點:投票時七成民眾優先考慮“處理台灣經濟的能力”,其次是“候選人的操守與人格特質”(16.1%),優先考慮“統獨立場”者只有2.1%;民眾最不能接受民進黨的主張並非“台灣獨立”(只佔19%),而是“逢中必反”的態度(40.7%)與“對中國經濟政策保守”(21.7%)。

  姑且不論民進黨民調的有效性,如果統獨在大選中已經沒有那麼重要,那麼統獨在怎樣的情境下才顯得重要?筆者認為,台灣經歷五次“總統”直選,兩次政黨輪替,大選已經內化、程式化,而統獨是個互斥議題,需要“台灣-大陸”存在一定對立的條件下,島內民意才會強烈的反映出這種“相對感”。在選舉過程中(亦或有其他重大兩岸議題影響發酵時),如果“對立”的條件成立,候選人(政治人物)“偏愛台灣的程度”將受到放大檢驗,“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依然是最具衝突性的焦點議題,民眾腦中仍然在考慮涉及台灣地位與前途命運的統獨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