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馬會”何以遲遲未能登場?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09:14:32  


 
  兩岸對“習馬會”的這種積極態度,應該說是實現“習馬會”巨大的動力。 

  台灣方面拘泥於APEC場合,限縮了“習馬會”實現的空間。台灣方面對推動“習馬會”雖態度積極,有意推動,有時甚至表現得較大陸更為迫切。不過,其態度不如大陸般開放,而是想法、顧慮多多,既希望能借此突顯兩岸“對等”地位、提升台所謂“國際生存空間”;又害怕台灣地位遭到“矮化”。所以對“習馬會”有一定條件和限制,在地點、身份上都較在意,很明確表現出希望借助國際場合實現“習馬會”,特別是對11月在大陸舉行的APEC峰會舉行“習馬會”情有獨鐘。 

  馬英九在去年12月接受《亞洲周刊》專訪首提“習馬會”時就表示將爭取在明年赴北京參加APEC峰會與習近平主席會晤,此後馬每提“習馬會”時,必提APEC,稱11月的APEC會議,是“習馬會”舉行的“最好的機會”,會議裡聲稱不稱元首、總理、總統,而叫做Leader(領導人),參與成員也不叫國家,叫經濟體,領導人開的會都是非正式的,最簡單、台灣內部也最能接受。言下之意可避免兩岸在“定位”、“稱謂”上的爭議,對“習馬會”而言是 "舞台早就搭好"。 江宜樺曾在立法機構就“習馬會”等議題接受質詢時表示,台方目前基本立場是爭取在“國際性場合”,至於在第三地舉辦,安全單位會評估,但“優先考慮是國際性場合”。“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在談到“習馬會”時強調,“‘馬習會’對等、尊嚴是必要條件”;要在適當時機、適當場合、適當身分三項條件下,也要看民眾接受程度。至於兩岸領導人“以政黨身份”會面,“陸委會”研究後認為“不恰當”。如果在適當時機、場合與身分,“我們還是樂觀其成”。 

  對台灣方面這種態度,大陸則有不同看法,不贊成台灣堅持要在國際場合舉行“習馬會”的做法,認為台灣方面所提在今年APEC峰會上實現“習馬會”不妥。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曾就此一問題表示,既然是兩岸之間的事情,談的也是兩岸關係的事請,就應該由兩岸自己來找一個地方,沒有必要借助一些國際會議場合。國台辦新聞發言人也多次表達過相同立場。大陸的這種態度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有可能給國際社會造成“兩個中國”的印象。APEC會議有其自身的規定,台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應當按照APEC相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和慣例來處理。 

  可見,正是台灣方面對“習馬會”的種種條件,特別是拘泥於在APEC等國際場合舉辦,從而限縮了“習馬會”實現的空間。

  來源:華夏經緯網  2014-09-15 09:21:32  作者 風雲變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