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黃清賢:兩岸關係互賴辯證與認同重構

http://www.CRNTT.com   2014-10-04 00:45:51  


 
  同樣是經濟自由化思維的產物,為什麼在台灣會有不一樣的認知爭議?雖然台灣和其他簽署自由貿易性質條款的國家(或地區)貿易量遠不如大陸,因此與大陸簽署協議的影響層面較大而容易招致反彈;但更精準來說,兩岸之間的政治認知關係是問題重點。

  兩岸自1949年以來,一直以敵人的關係相互認知對方;隨著大陸改採和平統一政策、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以及貿易、人員交流愈來愈頻繁,兩岸在1980年代後逐步轉化為對手關係。雖然1995年中期至2008年中期,兩岸官方關係幾乎進入寒冬,但2008年中期後的官方關係春暖花開,各層面積極互動,在和平發展的氛圍下,兩岸漸次走向朋友、兄弟家人關係的趨勢。

  可是這樣的和平發展機遇也存在挑戰,也就是從1949年到2008年的一甲子時間,兩岸大多定位在敵人與對手的疏離關係,而從2008年起走向朋友、兄弟家人關係趨勢的和平發展,至今2014年僅有六年,只佔一甲子時間的十分之一,從疏離走向認同的氛圍建立時間尚短。

  在政治疏離的局勢下,台灣與大陸簽署的協議自然會被以有色眼鏡放大檢視。因為疏離的時間大於認同,疏離的經驗多過認同,敵人與對手的定位比向朋友、兄弟家人的地位熟悉;所以不只ECFA與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利益被質疑,甚至連食品安全、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投資保障和促進等已施行的兩岸協議,推動成效也有被質疑的聲音。

  基本上,兩岸民眾的共同血緣和祖先、語言和文化的本質性認同(Essential Identity),確實是凝聚認同的有利基礎,但不容諱言,台灣人就是台灣人、兩岸分隔造成各方面差異、中國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以及近年來教育養成的去中國化等,這些建構性認同(Constructed Identity)的作為,已經讓生活在台灣的民眾,漸次被建構出屬於自己民族的“想像”共同體。⑥

  如果兩岸的認同不要繼續疏離,不要繼續被異化,除了本質性認同的歷史血脈等必須被強調之外,建構性認同中的兩岸共同命運更需被凝聚,藉以重新建構更符合兩岸現況想像的共同體。其中,推動群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成為建構兩岸認同的重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