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集散製造成為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的關鍵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4-12-01 09:18:23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訊/集散製造,是指依托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雲平台等技術手段,將社會上分散的個體製造資源、設計資源和個體需求有機對接起來,通過“集成—分散”模式,在確保成本控制和按時交付的同時,實現個性化定制。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賽迪智庫財經研究所張凱、秦海林文章表示,集散製造之所以被認為能夠引發製造業甚至工業模式的重大變革,關鍵在於集散製造獨具的眾創、眾需和眾包相融合的特點。在集散製造模式下,產品設計可以由製造主體完成,也可以由獨立第三方設計師完成,形成分散的設計資源。集散製造眾創,是指依托雲平台將分散的設計資源集成為雲設計,從而將設計任務分散;集散製造眾需,是指通過雲平台把小眾需求(個性化定制)集成為訂單集合,把訂單集合分解成小任務,進而匹配到分散的中小企業製造主體;集散製造眾包,則意味著將分散的製造資源(中小企業)集成為企業集群,從而滿足大量的製造任務。

  集散製造的優勢

  文章稱,與傳統大規模生產相比,集散製造的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集散製造有利於實現產品創新。借助於新型製造技術,比如3D打印技術,產品設計師無需考慮其設計在現有製造條件下的可行性,從而極大促進了產品設計的多樣化。通過與雲計算技術相結合,分散多樣的產品設計可通過雲設計平台展示,只要能通過市場“生存檢驗”的產品設計,就會有相應的製造資源與之對接,從而突破傳統製造的物理空間限制,大大降低產品創新的門檻。

  二是通過三次“集成—分散”,集散製造能將分散的設計資源、個體散戶的需求和分散的製造資源(中小企業乃至個人)整合對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原材料和成品的運輸費用,達到全社會製造資源的優化及合理配置。

  三是通過將訂單分解,中小企業可按訂單進行生產,實現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從而規避商業風險,減少庫存成本。

  四是與傳統製造相比,由於縮短了運輸距離,集散製造模式減少了運輸耗能,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有所降低。

  集散製造的演化過程

  文章介紹,福特時代開啟的大規模製造,對全球製造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依靠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方法,在過去幾十年席捲全球。然而,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這種模式遭到了挑戰。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智能製造和3D打印等高新技術不斷演進,個性化定制成為一種潮流,傳統的低成本、大規模製造已很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於是,“大規模定制”這一新的生產方式應運而生。

  “大規模定制”與“大規模製造”的差別在於,企業和用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權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企業生產什麼、用戶接受什麼”,現在則轉向“用戶需求什麼、企業生產什麼(個性化定制)”。“大規模定制”是通過產品結構和製造流程的重構,運用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柔性製造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把產品的定制生產問題全部或部分轉化為批量生產,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速度,為單個客戶或小批量多品種市場定制任意數量的產品。“大規模定制”解決了“大規模製造”無法實現的個性化定制難題。可以預見,未來製造業必將由集約式生產向分布式生產進行轉變,製造主體將由大企業向分散的中小企業轉變,集散製造也將成為突破製造業生產“規模效應”規律的關鍵一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