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絲綢之路的政策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10:26:59  


 
  第三,可考慮建立一個面向所有發展中國家的“跨國人才培訓機制”,為各國訓練與培育公共治理、經濟規劃、城市規劃等領域的人才,內容包括留學培訓、海外培訓與掛職培訓等,讓各國政策精英有機會全面與深入理解中國改革開放實踐過程中所積累的“市場”與“政府”兩手並用的獨特發展經驗。培訓機構必須具備歸納與提煉中國發展模式的學術研究能力,並發揮跨國發展經驗交流平台的作用,讓各國有實務經驗的政策精英與專家相互切磋,彼此借鏡值得推廣的政策與體制試驗經驗,在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集思廣益的指導思想下,共同探索最適合各國國情的改革策略與政策選擇。這方面,包括上海浦東幹部管理學院在內的機構,可以扮演主導角色。這些機構不僅應當培養國內的幹部,其功能應當擴展到培養發展中國家的官員。實際上,它們已經在履行這方面的功能,只不過需要更加系統化地擴展功能。

  第四,可考慮設置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社會精英為對象的“新絲路傳媒集團”,以財經、旅遊、環境、城市及文化議題為主軸,為各國提供一個超越西方視野的跨國資訊與觀念傳播與分享管道。跨國傳媒總部應設置於海外,大量聘用跨國專業人士,同時運作多種主要語言的衛星頻道與網路新聞平台,也可配套在海外成立跨國傳媒學院,培育具備超越西方視野的傳媒人才,擺脫西方中心主義思維與西方話語權的宰制。

配套的體制建設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也必須考慮絲綢之路的機構設置問題。政策的有效實施,依賴於政策機構的設置。這方面,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絲綢之路戰略應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主導,在深改小組下設置直接向最高領導人負責的高級別“辦公室”,建立類似美國“國際開發機構”那樣的權力協調機構,負責統籌政策規劃與資源分配,協調各部委與各省市,打破現有涉外經濟部委各自為政的地盤割據現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對外開發已經得到很快的發展,但機構設置呈現出過於“內部多元化”的局面,外交部、商務部、衛生部、地方政府、大型國有企業等等,都承擔了不同方面的功能,但它們之間沒有協調好,造成效率低下、大量浪費和國際形象差。這種情況必須改變。這個機構設置在深改小組下,要比設置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有效得多。國安會關切的是國家的安全,如果這個機構設置在國安會下面,自然會凸現出其安全戰略含義,其他國家就會產生戰略上的疑慮。深改小組關切的是改革和發展的問題,更有利於中國塑造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

  第二,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係。沿邊、沿岸省份一直爭取在絲綢之路領域扮演重要作用,這不可避免,也具有必要性。但必須明確的是,這些省份是絲綢之路戰略的執行工具,而不可以有自己所謂的“絲綢之路戰略”。過去幾年,一些省份制定了自己的對外戰略,例如“橋頭堡戰略”“西南戰略大通道戰略”“西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用語隱含有過多的軍事戰略意味,往往對周邊國家產生“威脅感”。絲綢之路戰略必須由中央深改小組全面負責,而地方必須去除這些不恰當的戰略用語。即使地方有其本身的絲綢之路戰略,但不可和中央的發生嚴重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