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素人政治的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5-02-15 10:52:37  


 
  虛擬化的網絡讓很多政治上的“素人”得到過去不可能出現的勝利機會。借自日文的“素人”一詞是相對於專家而言,在政治上的素人泛指沒有雄厚的政治背景和奧援,不曾正式踏入政壇或只在小範圍內參與政治的人。同樣不久前當選的印度總理莫迪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甚至更遠一些,來自東德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可視為政治素人,他們的勝出和柯文哲一樣受到廣泛關注,背後原因很值得探討。

  素人的崛起其實在每個時代都有過。如果以最廣的定義來看,古時候的例子就是平民揭竿而起對統治階級的造反,這在東西方的歷史屢見不鮮。

  比較接近今天意義的例子是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相對於前六任總統富裕、來自東部和受過良好教育的相似背景,傑克遜非常另類,他出身寒微,少年孤兒,靠苦讀成才。他是第一個邀請真正的布衣百姓進入白宮觀看就職典禮的總統,那一天不但讓白宮嶄新的地毯毀於一片泥濘,還打破了很多東西,其親民程度使得保守派謔稱他為“賊王”(King Mob)。但他卻是素人政治家的典型代表。

  無論叫作農民揭竿還是素人崛起,這種源自基層和尋常百姓的反彈,歷史上不外可以歸納為幾個原因:一、饑寒交迫,民不聊生;二、貧富差距到無法忍受的地步;三、戰爭、瘟疫、饑荒等天災人禍沒有及時解決;四、社會公義受到嚴重的侵蝕;五、宗教反抗。

  檢視歷史發現古今中外素人崛起的理由何其相似,最大差別是現代民主體制不需要再流血。

  這其實意味著不同時空的人類,對待政治權力的態度差別不大,更多時候是尋求自利,從自利進而鞏固自身相關的小圈子,形成特權集團。人性進入權力場中,哪怕最初滿腔熱血,理想洋溢,但大多數人到頭來往往並不考慮兼濟天下,扶持衆生,反倒是任憑社會不公越來越明顯,貧富差距越來越擴大,終於搞到某個程度,不管叫陳勝吳廣還是馬克思,都要“揭竿而起”,重演一番政治輪回。

  去年在美國爆紅,引起全球知識界談論的《21世紀資本論》,正是打中今日世人的心坎。美國次貸風暴席捲全球,占領華爾街運動遍地開花,人們記憶猶新,但經濟逐漸複蘇,卻沒有一個國家政府認真討論如何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雖然作者所提的解決方案受到不少詬病,理論依據也不扎實,但理念毫無疑問是切中這個變革中時代的要害。

  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這場變革,而變革的關鍵特征就是素人在政壇上紛紛崛起。這是對既有秩序的不滿達到一定程度後,試圖顛覆既定秩序,做出改變的努力。群衆對現狀的憤怒更甚於對未知的疑慮和猶豫,“換人做做看”,渴望的是換一個人、一群人,相信的是“做做看”不會差到哪裡去。

  素人政治相信“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借著激昂的情緒誕生,獲得道德上的優勢,但並不保證能解決它被托付解決的問題。在民主機制內,這需要持續的監督與輿論鞭策。而素人執政久了以後,同樣不能保證會不會變質成為另一群權貴,引發另一些問題。

  從近期發展看來,打破既有秩序的新興國家素人領袖都受到輿論很多關注,但每個地方的政治社會體制,都一樣容易形成頑強的壁壘,對改革的阻力不容小覷。

  素人政治是個現象,與根深蒂固的氏族政治、權貴政治同樣值得解讀,也同樣利弊互見,在知識相對普及的社會,群衆在運用巧思選擇之餘,更應該懂得保持警覺,讓掌權者發揮對社會利益最大的功能。

  (作者是聯合早報新聞編輯副主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