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城市的咖啡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5-03-06 12:58:53  


 
  去上法語課的小王剛開始習慣買的是星巴克,因為就在法培對面的寫字樓。由於每周去,他幹脆辦了一張星享卡。沒多久,他就升級成了金卡會員,金燦燦的卡上印有他的名字,每次拿出來消費,小王都覺得這是星巴克對忠實消費者的一種精神鼓勵。小王有一天無意中通過星巴克App算了一下自己的消費記錄,半年下來花了一千多,這讓他覺得該節約一些了。

  去年剛入冬,原先的那家星巴克關門裝修,小王不得不去稍遠一些的咖世家(Costa Coffee)買咖啡。他發現這一家的咖啡沒有星巴克那麼甜,而且還有小杯供應,而星巴克是中杯起售的。但咖世家的咖啡也不便宜,小王喝多了忍不住還是有些心疼自己的錢包。他曾試圖通過大衆點評找過麥咖啡(McCafé)的位置,要麼不順路,要麼就是最近的麥當勞(McDonald's)餐廳只提供鮮煮咖啡,這是一種使用咖啡粉經過滴漏式咖啡機衝泡的咖啡,雖然比速溶咖啡或者快餐店的其他普通咖啡要好很多,但小王還是覺得口味太淡了。

  有一天,同樣愛喝咖啡的法語同學告訴小王,肯德基(KFC)推出現磨咖啡了,價格比競爭對手麥咖啡還要便宜一些。小王在上學路上順路嘗了一下美式和拿鐵,發現口感還真不錯。

  得知小王愛喝咖啡後,比利時籍的法語老師推薦他去法培附近的7-Eleven便利店嘗嘗City Café,性價比高,而且第二杯半價。在歐洲,堂吃和外帶的咖啡收費標准不同,一歐也能喝到味道相當不錯的咖啡,而二三十元人民幣一杯的星巴克在這位比利時人看來也算是小貴了。

  當然,最讓小王覺得劃算的全家便利(Family Mart)的湃客咖啡,似乎是為了和比鄰的7-Eleven別苗頭,近期剛推出4元一杯的美式咖啡,只不過需要消費者自助(按一下咖啡機按鈕,自己加奶加糖並蓋上杯蓋)。小王家裡其實有一台膠囊咖啡機,但每個膠囊就要5元,煮出的咖啡只有小小一杯,根本解不了他的咖啡癮,他也懶得每天清洗收拾。

  等星巴克裝修結束,小王再去光臨的次數明顯比原來少了。從地鐵站到教室不足一公裡的路上,他可以有很多種外賣咖啡的選擇。而在一年前,他手裡的咖啡杯往往是白底綠圖案,在面對“綠圍裙們”的熱情寒暄時有些無所適從。

“攪局者”層出不窮

  80後小王的個人經歷,似乎濃縮了上海咖啡市場的變遷。

  很多年前,中國人送速溶咖啡是件倍兒洋氣的事情。從2004到2011年這7年時間,中國速溶咖啡的銷量翻了5倍。美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A.T.Kearney)大中華區零售業合夥人唐仕德(TorstenStocker)如此評價中國人的咖啡理念:“五年前,對多數中國人來說,咖啡就是雀巢3合一。”

  但現磨咖啡文化已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形成,而中國消費者似乎跳過飲用過濾咖啡的階段,直接從速溶咖啡跳到現磨咖啡。以一向喜歡小資情調的上海來說,愈來愈多的咖啡客早已習慣泡咖啡館,或是隨身帶上一杯現磨咖啡。

  上海這座城市和咖啡結緣可以追溯到1843年開埠,當時咖啡在租界興起,不少趕時髦的上海人也去嘗鮮。隨著西餐在上海灘的普及,咖啡也逐漸為大多數上海人所接受。20世紀30年代初,咖啡館在上海灘大量湧現,逐漸成為上海部分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上海咖啡市場的現狀是,星巴克是第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超過300家門店);曾經風靡申城的上島咖啡(UBC)、伊諾咖啡、真鍋咖啡、兩岸咖啡和迪歐咖啡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江河日下,轉而針對中老年商務人士;而這幾年咖世家、太平洋咖啡(Pacific Coffee)、香啡繽(Coffee Bean)等和星巴克一個價位的洋品牌奮起直追,也吸引了不少時尚咖啡愛好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