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冰封東北 如何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15-04-14 12:28:52  


 
  自2003年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保持了12.7%的年均增長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到了2014年,東三省經濟增速集體跌破合理區間,媒體將這一現象稱為“新東北現象”。李克強總理在座談會上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去年以來經濟驟然出現如此低迷的狀況呢?除了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之外,東三省也要從主觀上找原因。如果客觀原因是主要原因的話,那就不會出現新東北現象了,而是全國經濟都會出現如此幅度的下滑。東北板塊所具有的內在特征才是這次斷崖式下跌的根本原因所在。

  從產業結構來看,東北的經濟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李克強說,大慶、一汽“打個噴嚏”,黑龍江、吉林就會“感冒”。產業結構單一,甚至有些畸形,因為原油價格下跌,大慶油田減少產能,黑龍江每年的稅收要減少60多億元。

  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東三省背上了“資源的包袱”,總理并不認可這種說法,資源本來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怎麼可能是包袱呢?所謂的資源包袱更多的是產業結構帶來的包袱,一個資源豐裕的地區容易陷入“資源詛咒”,如果依靠賣資源就可以賺大錢,那又有什麼動力去發展新產業呢?由於一枝獨大,很難枝繁葉茂,單一的產業結構,抗擊風險的能力就差得多。

  由於存在著事實上的鐵飯碗,在東北,“好工作”主要是指大型國企,比如一汽等,或者公務員、事業單位。筆者有位朋友,很有創業的意願,但是家裡根本不支持他自己“折騰”,而是托關系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了東北經濟的發展,也埋下了潛在的隱患,并沒有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夯實基礎。

國企改革重中之重

  誠然,東北是新中國工業化的基地,大批的重化工業雲集於此,上個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大批企業破產改制,國企工人失業。十幾年過去了,國企依然占據東北經濟半壁江山,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決策流程長,責任不明,互相推諉是多數國企的通病,國企普遍創新意識比較差,因為科層式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了決策成本,有時更是屁股決定腦袋,本來是裝備制造業的基地,但是很多企業不得不從南方或者國外進口機床設備,在技術水平上的差距越來越大,東北後續增長當然乏力。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革就確立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國企是現代企業還是政府機構的延伸呢?企業的核心特征是有成本意識,新華社的報道中提到一位國企老工人的話:“一米的鋼管、幾顆螺絲,民營廠子拿這些都當寶。我們卻浪費了,不當回事,‘一厘錢精神’沒了!”這就是國企和民企在成本意識上的差別,沒有成本的控制,企業的利潤就被虛耗掉了,更為嚴重的是,企業從上到下失掉了責任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