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打造區域增長極勿忘堅守七大優先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5-05-07 08:15:11  


無論是原有經濟發展方式,還是新建的區域經濟增長極,都必須充分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實現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力性的協調推進。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中國經濟正處於持續高增長後的轉型升級艱難期,產能過剩、經濟下行與就業壓力加大相互交織,能否跨越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發展瓶頸,是個從未有過的大挑戰。為盡早擺脫困局,走出一條新路,中國政府開始了設立各種經濟“試驗田”的一系列大膽嘗試,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等,意圖通過這些區域經濟增長帶,為中國經濟尋找新的突破口。

  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人莫開偉文章表示,已打造的自貿區、經濟帶等區域經濟增長帶,構建了一個個產業承接和要素集聚新平台,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環境,為中國經濟走出去、世界經濟走進來及實現相互融合併讓中國經濟深度參與國際經濟循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要讓這些經濟平台真正煥發生機和活力,還須在實施中堅守保護資源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尊重經濟規律、提高行政效率、經濟品位、互利共贏七大優先戰略。

  文章稱,都需要轄內各種社會資源支撐,尤其需交通、能源等各種經濟要素充分發揮潛能,實現利用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但切莫忘了資源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資源保護協調推進。不能為了實現區域內某一時期經濟目標如GDP增長指標,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視質量,甚至不惜犧牲資源環境,進行各種掠奪性開發使用。為此,區域內各級政府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各種生產要素,在保護好資源環境情況下,使各類資源要素合理搭配,發揮最大社會效能,尤其不能因生產擴大、經濟增長而帶來資源環境破壞。

  每一個經濟增長極,既是一個經濟實驗區,又是一個計劃經濟區,是經濟計劃與市場調節的自我融合,實現生產計劃性與市場自發性協調推進。這要求經濟運行中必須統籌兼顧,全面權衡,既不能任意放縱生產,造成生產過剩,又要充分發揮市場自發調節功能,彌補生產不足和短缺,增強市場競爭靈活性。當前中國經濟出現鋼鐵、房地產、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是過度放縱市場作用,使各種產能像一匹脫繮野馬,造成中國有限社會資源無端浪費。目前區域經濟增長極應充分吸取這種教訓,把握生產總閘門,確保區域內生產與銷售基本平衡,消除盲目無序生產競爭行為,這樣的經濟增長極才能成為中國經濟肌體的正常細胞。

  文章認為,無論是原有經濟發展方式,還是新建的區域經濟增長極,都必須充分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實現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力性的協調推進。違反客觀經濟規律,即便能取得暫時“經濟成果”,最終不可持續,會損害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區域經濟增長極雖給區域內各級政府較大的經濟裁量權和其他各種“特權”,這些政策特權也是區域經濟增長極自我能動性充分發揮的有力政策保障,但千萬別忘記了,所有這些政策特權,都只是受制於客觀經濟規律條件下的有限發揮,不是無邊無際的;如果不顧客觀經濟規律,不兼顧轄內各關聯方利益,那麼這種區域經濟增長極到頭來就會成為經濟增長障礙。

  新推出的區域經濟增長極,最大目的在推動經濟增長形勢下,提供更多中小微實體企業和個體勞動者創業機會,刺激大眾創新,從而推動社會就業形勢好轉,帶動社會就業增長,實現擴大就業與萬眾創業創新協同推進。如果離開了就業增長這個戰略目標,像過去一樣,貪大求洋,只顧引進大批“高大上”產業項目,甚至提高創業門檻,歧視或限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創業者發展,將優惠財稅金融等政策不落實到位,萬眾創業創新就是一句空話。為此,在區域經濟增長極企業發展上,各級政府要做好區域規劃,根據區域經濟特點,確定大中小企業合理比例,均衡分配社會資源,將各類優惠財稅金融政策“陽光雨露”撒潑到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創業者身上,為各類生產者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有效推動萬眾創業創新社會局面形成。

  文章提出,中央政府推出區域經濟增長極,在於統一轄內各級政府經濟決策運行意志,消除各自為政、各自為戰以及相互封鎖、相互內耗的混亂狀態,實現行政監管效能與區域經濟運行協調推進。這需要區域經濟內各級政府做到一切政令暢通,在產業項目投資、交通管理、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形成高度一致決策運行機制,消除各種行政性體制性障礙,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樊籬”,加快行政審批權下放和行政監管效能提高,徹底扭轉過去那種畫地為牢、相互扯皮、拖沓懶散的不良行政風氣,實現區域內經濟運行“高度集權”,以調動區域內一切可利用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盈利”能力。

  區域經濟增長極最大的特色在於提升經濟品位優勢,促使中國經濟形成較強的輻射功能和帶動功能,實現推廣性與創新性協調推進。這需把提高經濟質量和品質放在優先戰略地位,發展或引進投資項目必須是領先的、對環境沒有危害的產業;設計相關制度必須是先進的、對各類經濟發展不會產生副作用的機制;各級政府投資和管理理念必須是超前的、對今後經濟發展不會形成阻力的思維。如此,才能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的整體品位優勢,在長期經濟建設中起到有力推動作用。這要求區域內各級政府在產業傳承和發展上,既要注重傳統產業優勢,加以發揚光大和推廣,又要注意新興產業特點,並加以引導,鼓勵社會各界掀起創新熱潮;既要注意吸收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精華,又要著重激發新興經濟增長方式活力,使區域經濟增長極始終保證先進性,具有較強社會複制和推廣價值。

  文章強調,中國創設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構思,應始終把互利共贏放在首要地位,堅持互利共贏優先戰略,以實現各國自主發展與包容增長協調推進。為此,要充分尊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自主經濟發展方式,對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模式持包容理解態度,不能因自貿區或“一帶一路”設立而影響各參與國的經濟利益;尤其要消除大國意識,不能將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強加於參與各國。這要求我們在制定國際區域經濟增長帶的政策上,始終恪守“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