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曉寧:中美關係“乍暖還寒,最難將息”

http://www.CRNTT.com   2015-08-28 00:25:35  


李曉寧在發言(中評社 實習記者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徐夢溪 實習記者 束沐)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學術委員李曉寧在26日舉行的“中美智匯”沙龍上表示,中美之間是博弈性合作關係,兩國均信奉實用主義,美國需要中國發揮支點作用,中美雙方擔心雙邊關係逼近“臨界點”是源於不夠自信,但實際上這個“界”很可能已經被打破了。

  李曉寧首先對“臨界點”的概念進行了質疑,他對媒體炒作這一概念不以為然,“中美‘臨界點’的‘界’指的是什麼?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八九風波,這些算不算‘界’?”。他指出,中美接下來一定是合作的,但這種合作屬於“博弈性合作”,“好比今天晚上大家AA制吃飯一樣,有人主張吃粵菜,有人主張吃川菜,有人主張吃素菜,談不攏就互掐”,他用這一比喻形容中美之間的博弈性合作關係。

  李曉寧表示,美國原來依靠太平洋、大西洋兩洋得以獨存,兩次世界大戰時可以隔岸觀火,“但現在兩洋成了他的障礙”。“這一二十年來,美國下最大工夫的地區就是歐洲,他不願意東歐回到俄國去,也不希望東歐被西歐拉過去,所以一定要打下楔子,給車臣不斷供武器,採用‘潰瘍式’的做法。”他認為,美國在中國搞“潰瘍戰法”不容易,因為美國在全球布局鋪得太大,必須要找到可以幫忙的支點。“現在唯一支點想來想去,無論從經濟上,無論從社會文化方面,中國人是一定首選”,李曉寧分析,儘管在中美文化不同,曾經還是對手,但中國從來沒有遠涉重洋攻擊過別的國家,歷史上控制的最大範圍實際上也限於亞洲。

  他認為,美國的學者,一部分人有一線工作的經驗,還有一部分是“在旁邊說閑話的”。諸如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約瑟夫•奈等人,他們都是一線工作者,都擔點責任,但“旁邊說閑話”的學者就只能用邏輯推,“有些人推的有道理,有些推得就沒道理。”他認為,學者和執政者所關心的國際戰略是兩回事。他說,有些美國人原本以為“一旦中國崛起,就跟希特勒差不多”,但當他們一跟中國打交道,則發現“中國人跟老美很像,都是實用主義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