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2016 中國經濟雙重調整攻堅之年 | |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08:38:01 |
結構性改革新政不同尋常 上海證券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文章表示,依據官方會議新聞稿,2003年以來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來年工作任務,最少五項最多八項,前三項任務為決策層最看重。2003-2012年十年間要務之首一直是有關加強改善宏觀調控內容。第二項任務有九年部署“三農政策”,另外一年是結構調整。第三項任務有九年部署結構調整,一年是“三農政策”。 經濟政策重視“結構調整”,不過“宏觀調控”與“三農政策”處於更優先地位。 十八大以後決策層經濟政策方針隨形勢變化呈現動態演變趨勢。例如2013年與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設定前三項政策要務,有關“保證糧食安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較多體現出延續性,“防控債務風險”、“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現培育新增長點”等,則更多體現經濟周期與結構調整在政策層面的反映。 今年政策重心進一步調整。12月18-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闡述“五大政策支柱”,專門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與擴大雙向開放工作,確認“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主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中國經濟的雙重調整 文章分析,為什麼近年來中國經濟政策重心明顯轉變?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政內涵?中國經濟決策以聯繫實際與問題導向為原則,目前中國經濟處於新一輪周期與結構調整關鍵階段,結構性改革是主要借助市場機制推進周期與結構雙重調整的關鍵舉措,有望發揮助推新周期與新結構破繭而出的“助產士”作用。 從改革時代經濟周期漲落背景看,中國目前處於第四次下行調整底部。由於擴張期產能過剩形成背景不同,通脹形成機制不同,失衡調整路徑不同,本輪調整時間更長難度更大,結構調整也面臨新挑戰。要素價格上升與本幣實際升值“內擠外壓”倒逼勞動密集型行業轉型,需培育足夠體量規模的新增長動能才能走出低谷。鋼鐵等重工業部門集群外延擴張接近峰值,它們在早先下行調整階段先行回升推動周期轉換主引擎功能顯著弱化。 不過,本輪雙重調整也存在有利條件:一是近年來就業與民生形勢總體平穩,工資與居民消費維持可觀增長;二是貿易條件持續改善,2012-2014年貿易條件指數值提升20%,考慮貿易條件後2012-2014年“國內總收入(GDI)”增速分別為8.6%、7.9%、8.1%;三是借助發展階段優勢,十多個中西部省區市經濟增速高於全國中位數,3-4億人口區域“彎道追趕”有助於“區域協調發展”。 過去幾年調整周期失衡與推動結構轉變總體取得階段性成效,然而目前仍處於雙重調整最困難階段,走出調整隧道最深部位仍需更大努力,結構性改革有望對完成雙重調整並向新周期與新結構轉換產生牽引推動作用。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