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倪永傑論兩岸關係入寒冬

http://www.CRNTT.com   2016-06-11 00:16:22  


 
  三是遠離大陸,擺脫對大陸依賴。蔡英文分別在經濟與區域兩個部分提到“新南向政策”,結合美日、引導台商南向東南亞與印度,美其名曰“提升對外經濟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

  四是以“民主”與“民意”自重,強調“共同責任論”,為其翻臉、推卸責任預留伏筆。蔡英文試圖建立兩岸政策的防禦機制,其中“民主原則”、“普遍民意”、“共同責任”、“未來選擇權”是其中核心。此次講話中蔡英文特別提出以“內部和解、民主機制、凝聚共識”之名,意在“一致對外”,劍鋒所向,不言而喻。雖然高談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但一來不提出穩定兩岸關係的具體做法(與島內“轉型正義”時間表和路線圖成鮮明對比),二來暗示光譜兩端的國家統一與“法理台獨”都不過是“歷史包袱”,三來陳述“造福兩岸人民”之高義、假“普遍民意”相要脅,三管俱下,暗中把責任和罪名甩給大陸、煽動台灣民意對撞大陸。可見,就職演說已不只是一般所批評的“空心菜”,而是射殺兩岸關係的“實心彈”。難怪傳統獨派表示不滿意但可接受,而深諳權謀的李登輝卻打出了滿分。

  五是彰顯台灣“國家化”的意象,強化“中華民國”走向台灣。全文僅5次提到“中華民國”。除了最初“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之語為按部就班不得不然外,其餘4次全部涉及兩岸。其餘時候,都以“這個國家”(13次)、“這塊土地”(2次)、“我們國家”(1次)代替,遑論高達41次的“台灣”,很難說她所言的“台灣”只是地理名詞。2012年以來蔡英文論述“‘中華民國’等於台灣,台灣等於‘中華民國’”,但當其盜用民國外衣黃袍加身後連“中表台里”的包裝都不再是必需品。一方面是“去中”,棄“中華民國”為敝屣,該符號只存在於“憲政體制”的語境中,也只適用於兩岸問題。另一方面是“趨台”,演講中不斷透露出“台灣國家化”,如“台灣有很多別的‘國家’沒有的優勢”、“我們成功渡過了許多新興民主‘國家’必須面對的難題”、“各位‘國人’同胞,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更是微言大義,顯示出其志不在小。

  很多人預期蔡英文未來採取“柔性台獨”、“笑臉台獨”、“穩健台獨”、“漸進台獨”策略,推行一條沒有“台獨”之名但有“台獨”之實的新型另類“台獨”,實施升級版的“戒急用忍”政策,其核心就是“五中”:政治“反中”,法理“拆中”、經濟“離中”、文化“去中”、戰略“制中”,⑧盡其所能,特別是利用政權力量、經濟、軍事、文化、社會資源等消除“中國元素”,強化台灣“主體意識”,遂行另類“台獨”。預計蔡英文政府將在“轉型正義”、“文化台獨”、“公投法”修正案、南海仲裁案、參與國際組織等領域進行急行軍,甚至強渡關山,一定會弄得島內政局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兩岸關係則烽煙四起,陷入敵意螺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