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門學者:大灣區蘊藏無限的發展和想像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7-10-25 00:02:51  


“粵澳合作發展論壇”現場。(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記者 蘭忠偉)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講師日前在“粵澳合作發展論壇”中表示,珠三角城市群目前是由不同經濟規模的城市或城鎮組成,組織管理比較鬆散。如果未來目標是以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這種有密切聯繫的經濟實體和社會實體,將加速港澳與內地的聯動和融合,當中蘊藏無限的發展和想像空間。但是,我們也要清楚意識到如果港澳特區無法通過把握發展機遇鞏固自身的原有優勢,可能會因為錯失良機而削弱已有的優勢地位。

  呂開顏指出,當國家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作為國家戰略提出的時候,就意味著掀起新一輪的改革浪潮,要想突圍而出必須通過地區之間的競爭與合作。

  “和70年代的改革開放不同,當時港澳地區擁有資金和技術上的優勢,通過結合國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就能取得成功。”呂開顏談到,如今珠三角城市群的經濟實力不可同日而語,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GDP已經達到1.4萬億美元,所以對不缺乏資金和技術的珠三角城市,港澳地區更要思考自身的優勢所在,更好地在國家全方面開放的新格局下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澳門必須在參與本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利用區域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和投資項目來幫助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的目標。

  在此思路上,呂開顏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解決法律滯後問題,優化營商環境。

  呂開顏提到,法律滯後是長期困擾和影響澳門發展的問題。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中,要解決在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適當順暢跨境流動問題,包括跨境工作、創業、學習、生活、稅務、醫療、社會福利等方面,必然會要理順一些法律問題。建議特區政府應及早關注,並組織法律專家及透過區域合作,理順有關的法律問題,才能有效支持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他還說,澳門必須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引進外來投資項目和技術。針對當前中小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請人難、經營成本高企等問題,租金壓力增大的情況,可以考慮在政府擁有的物業中,將相關鋪位以低廉且穩定的租金,租給經公平審核的中小企業,並且制定更寬鬆的人力資源政策,鼓勵在大灣區內的勞動力補充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所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