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粵港澳大灣區融天下之長

http://www.CRNTT.com   2019-05-04 00:11:19  


 
  六、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可以為世界提供新的道路示範

  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尋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過程;而制度的變遷與完善,則是這個尋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奴隸制度、封建制度,都是當時尋求“更優質生活”的制度設計。就當代而言,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之間,追求意識形態以致暴力相向的強烈對峙並非其創建的“初心”,更大成分還是尋求“更優質生活”的嘗試與努力。

  就迄今為止的各種已有的社會制度而言,衹能說是“沒有最好,衹有更好”。而最能夠吸取制度與模式優勢的國家或地區,無疑會激發更大更強的活力。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四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成功地展示了優選制度與模式的偉大成就。當時富有爭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一個典型的擇善而行的優選概念。

  回顧中國內地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從1979年設立4個經濟特區,1984年確立14個沿海沿江地區開放城市,1986年海南建省並成為特區,1988年進一步擴大開放,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強化擴大開放,再到中國大陸穩健發展並逐步實現對曾經“須仰視才見”的眾多資本主義強國的超越,中國無疑是一直以探索---示範為基本方式,進行穩步有序的漸進式開放。這不僅避免了全面盲目接受休克療法的風險,也通過參照示範體的經驗教訓降低了改革成本。

  或許西方國家特別是那些歷史短暫的國家,難以理解中國對於制度的優選能力。作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間斷延續至今的文明,中華文明其實就是在主動與被動中通過不斷的制度融合、道路優選、模式吸納,使文明的精髓堅韌存續至今的。儘管中國因為滿清入關在發展模式上走了一段時間的彎路,但是經過幾代哲人的引領與幾代國人的努力探索,用無數生命的代價,回歸了吸納百川的傳統,恢復了兼容天下的胸懷,重建了包容並蓄的能力。

  前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一度讓人們誤以為世界上衹有資本主義制度和歐美式的市場經濟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與經濟模式,才能夠真正擁有未來;而這種誤解,無疑使當時資本主義制度的“優勝”國家獲得了巨大的制度紅利,也直接導致這些獲得巨大利益的國家,對於通過不同的制度與模式獲得長足發展的中國,心生妒忌、恐懼與排斥。但是冷戰結束後世界政治、經濟歷經幾十年的發展,事實已經證明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政治體制與經濟模式,並非適應所有發展中國家,甚至因為歐美國家通過戰爭強迫發展中國家接受自己的制度與模式,已經而且還在給一些原本穩定運行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災難。大量湧向歐洲的難民已經激起當地民眾的巨大不滿,美國總統特朗普用與國會撕破臉的方式急於興建邊界圍牆,就是這種災難性的後果的反噬。

  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選擇了最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正是一種成功的道路示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發展中國家應該更加主動尋求最為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而不能盲目地追隨“文化帝國主義”的輿論引導。如果說冷戰剛剛結束時“華盛頓共識”獨領風騷,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北京共識”已經且正在對發展中國家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和吸引。而衹有廣泛地吸取當今人類社會在制度和模式等方面的最佳成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