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數據:引進醫生妖魔化 失民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9-27 00:04:34  


圖1 近6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引入非本地醫生議題的關注度及負面輿情佔比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香港公立醫療系統人手不足的問題不斷加劇,醫管局9月23日推出多項挽留人手的措施,港府早前就今年5月提交的《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再向立法會提出3項修訂,其中包括放寬來港註冊的海外專科醫生至香港非永久性居民。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雖有一些港人仍持疑慮心態,但大多數市民對醫界以泛政治化壟斷既得利益、逃避外部競爭的手法已經看清楚了,普遍期望香港公立醫療體系人手短缺問題早日得到有效解決。

  近年來隨著香港人口結構老化,醫療系統長期處於超載的“爆煲”邊緣。雖然特區政府已多次增設本地醫學院學額,但醫科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花費大量時間,遠水顯然救不了近火,故不少人把目光投向引入海外(非本地)醫生的選項上。如圖1所示,政府早於2016年就動議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希望能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限制,但無奈在醫界與反對派議員的拉布下法案告吹。當時,反對力量在泛政治化操弄下,將引入非本地醫生與所謂“內地化”掛鉤,煽動反內地情緒,故近年來涉及該議題的負面輿情佔比,曾頻繁在60%以上的高位徘徊。

  隨著國安法生效後政治形勢回穩、泛政治化退潮,再加上“專才移民潮”影響下醫護流失加劇,近一年多以來香港社會對引入非本地醫生的抵觸情緒明顯減少。從社交媒體觀點數據反映出,港人非常關注政府近月針對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鬆綁措施,但負面輿情的佔比並未同步大幅上升,亦較之前數次涉引入非本地醫生爭議時引發的峰值水平低,說明香港民眾對緩解“看診難”最有效辦法的共識正逐漸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