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兩會專訪:王安憶談香港文學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00:11:54  


王安憶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張爽)“張愛玲總是要寫一些不尋常的人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評社專訪,談起她編劇的張愛玲小說《第一爐香》。

  《第一爐香》講的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發生在香港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在香港求學的上海女學生葛薇龍。王安憶是以寫上海著稱的作家,也被認為是最像張愛玲的女作家。她來編劇《第一爐香》,讓外界充滿期待。

  “小說裡寫了一群非常古怪的人,”王安憶說,“張愛玲寫這個小說的時候很年輕,我們隔了一個巨大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很難去揣測(她想表達什麼),但是對於張愛玲來說,她總是要寫一些不尋常的人情。”

  編劇張愛玲的作品是一個棘手的工作,但在導演許鞍華推動下,王安憶覺得編劇這部作品對自己也有挑戰意義,於是就接下了。去年十月電影上映後,外界爭議很大,王安憶則認為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她說,影片在香港、台灣上映後反響不錯,“《明報周刊》有一篇評論寫得比較客觀。”

  王安憶與香港也有很深的淵源,她寫過香港故事,也在香港的大學教過書,在她看來,香港最吸引她的地方在於是一個東西文化交匯的地方,“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來到香港就好像面對著全世界。”

  香港對於王安憶而言,不是暫居之地,而是一個可以長久生活的地方,方便又安全,“我對香港還是很有感情的。”她也坦言,暫時沒有打算再寫以香港為背景的故事,“因為如果要寫故事的話,必須要有新的感受、新的材料。”因為疫情等原因,王安憶已經好幾年沒去過香港了。

  王安憶不認同“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說法,“香港的文學這些年常常是被我們忽略的。香港文學在引起我們注意的時候,與西方的交匯非常活躍,比如有代表性的香港女作家西西,還有也斯、劉以鬯,這些香港作家起步的時候跟西方很靠近,他們大大早於我們接受了現代主義。”

  王安憶說起香港的作家如數家珍:劉以鬯是從上海過去的,他的小說中充滿了雙城的對比;小思(盧瑋鑾)是做理論的,她的文字流將香港概括地很好;新一代的作家就更多了,鐘曉陽比較重視傳統敘事,黃碧雲又是現代主義的。

  在王安憶眼中,香港的作家非常特別,他們的敘事方式受粵語的影響,語言方式與內地作家不太一樣。

  王安憶,當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長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梟雄》《啟蒙時代》《天香》《考工記》等,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