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分析:香港如何擴寬青年上流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2-05-17 00:14:56  


 

  港府近年雖已付出不少的努力支持科技產業的發展,但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不見解決青年上流難的成效。香港高等教育優勢突出,科研能力在全球範圍具備強勁競爭力,再有北上不遠的深圳乃全球矚目的科技重地,種種因素給香港社會營造出科技產業“唯高論”。筆者認為,是否因為此,才導致我們對科技產業太過“好高騖遠”,太過注重所謂的“高新技術”,而忽略了產業需要從量變到質變的必然路程?香港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自己的科技產業生態,具備低勞動力、低土地投入的特點,能夠覆蓋上游的研發,亦可延伸至中下游的產業製造。香港作為信息自由流通的地方,可發展科技服務業,提供數據處理及分析服務。其次,港府應利用深圳科技產業優勢,到深圳招商引資,坐落在未來北部都會區的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把“北部都會區”建設為連通港深的樞紐,通過他們的成熟經驗,來推動香港科技產業的發展。

  第二,香港青年要更加了解國家,看到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香港部分青年對內地生活充滿偏見,不願親自了解、實地考證。但事實上,他們如有機會到內地生活幾年,他們就能親身感受內地發展的迅速,消除對內地的偏見。李家超作為落實“愛國者治港”後的首任特首,更需要做好配套支持的工作,鼓勵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流動,致力栽培具備“國家視野、國際視野”理念的人才,大力推動香港青年到內地升學或工作,讓他們親身體驗內地生活,深入了解“一國兩制”內核。同時,香港政府應允許有內地學習或工作背景的香港青年能再回流香港發展,甚至可加入到各類政府法定機構、公營機構等,為對香港將來的發展及對“愛國者治港”的落實帶來更大助力。

  第三,提升香港青年“硬實力”。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擁有良好外部環境同時,香港青年的自身實力,亦是能否抓住上升機遇的重要因素,否則就會陷入“條條大路通羅馬,卻沒能力走完”的尷尬局面。廣大香港青年首先應不斷提升個人專業技能和綜合競爭力,具備“吾日三省吾身”之精氣神,保持終身學習的品質;其次,應開闊視野,抱有對萬物皆有好奇的衝勁,主動擁抱機遇,不應把就業的範圍僅僅局限於香港,要看到在大灣區內,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此外,自身還應擁有長遠的職業規劃,以及“一步一腳印”的務實心態。

  人才是發展的核心要素,李家超描繪的新屆政府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藍圖無疑令萬眾所期待,但關鍵是要凝心聚力,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施政政策,以積極轉變角色的有效行動,衝破各種利益藩籬,讓香港的產業多元和國際地位再邁上一個新台階。

  期望李家超帶領新屆政府擺脫“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低效弊病,盡快落實青年發展政策,擴寬香港新一代的發展選擇路向,為青年多元發展設定具體政策目標。擔當好行政長官的“交響樂團指揮”角色,切實打通更多青年上升渠道,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