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
中評智庫:避免跌入非和平解決陷阱 | |
http://www.CRNTT.com 2022-07-16 00:06:00 |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民意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雖然黨中央一再強調並一再出台措施,貫徹執行兩岸一家親理念,落實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但是在民進黨當局反中仇中、挾洋自重、“文化台獨”等各種刺激之下,兩岸網絡上的民間輿論對抗幾乎到了兩岸一家仇的地步。大陸民眾曾經積纍多年的對台灣的好感大幅下降。這一趨勢嚴重削弱了和平統一政策的群眾基礎,刺激了大陸民眾武統情緒高漲,形成一股長時間持續的強大民意。如果最終台灣問題走向非和平方式解決,這顯然也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近兩年來,在島內分裂勢力挾洋自重、外部勢力“以台制華”政治冒險的刺激之下,台海局勢屢陷於緊張態勢之中。在2021年11月16日與拜登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我們是有耐心的,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這也是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台海局勢的可能風險發出的最嚴厲警告。在2022年3月18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美國一些人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⑦ 很明顯,在島內分裂勢力和美國一些人搞“以台制華”的動作下,台海局勢高度危險,爆發非和平事件的幾率大幅上升。從島內外大環境與各種條件看,引發非和平危機的“灰犀牛”“黑天鵝”早已存在,星星之火即可燎原。一旦出現美國政客玩弄“以台制華”踐踏一個中國原則這一底線或者島內“台獨”破繭而出這樣的“幺蛾子”,台海爆發重大非和平事件將是大概率的。 二、非和平的代價與和平的機會 從人類有限的歷史經驗看,在處理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家內部、國家與國家之間關係中,暴力手段、戰爭手段一向是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選擇。在解決重大的利益或理想價值衝突面前,使用戰爭和暴力有著天然的巨大誘惑力。僅從上個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經驗看,每一次重大戰爭之前,相關群體激情高昂以及把問題推向暴力、武力解決與不計後果的衝動,體現了大戰前相關群體的激情與活力。這種激情與衝動蕩氣迴腸,顯然是戰爭誘惑力印刻在人類基因中的一種體現。 人類理性之所以向往和平,是因為用和平方式處理人類間問題的代價是最小的,甚至是帶來雙贏、多贏和共贏的。而無論哪一種戰爭,都是有巨大代價的。或許有著有限目標的戰爭,其代價是可以量化和計算的,而一場可以決定開始但無法決定結束的戰爭,其最終代價往往是難以估算的。戰爭啟動後會按照自身的邏輯旋轉發展,並不一定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旦選擇用戰爭解決問題,當事方可以決定戰爭遊戲的開始,而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並不一定能夠決定戰爭遊戲以自己理想的結果來結束。即使諸如當年的蘇聯和冷戰後的美國這樣強大的超級大國也未必能夠完全控制戰爭的節奏和最終方向。例如,蘇聯和美國前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就是如此。戰爭的代價也是歷代智者以謹慎態度看待戰爭的根本原因。老子曰:“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軍事家孫子更是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戰爭真的不可避免,也宜如孫子之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這就是要對戰爭的勝負及代價做充分的評估。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