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蔣介石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08-12-06 00:53:56  


蔣介石與宋美齡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訊/新華澳報刊載周為筠文章,分析蔣介石在退居台灣的最後歲月里,仍舊發動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原因,全文如下。

  台北北面有座陽明山,這座山原本叫草山,因多生茅草而得名,與明儒王陽明毫無關係,但如此充溢著文化氣息的名稱從何而來?此乃蔣介石敗退台灣後的傑作。蔣介石退守台灣後選擇這里做官邸,卻忌諱草山有落草為寇之嫌,遂以其偶像之字改曰“陽明山”,這里的公園也改稱曰“陽明山公園”。

  蔣介石對王陽明一直是十分推崇的,他常自言:“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18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後50年來,更曾經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向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

  蔣介石在台灣除了煞費苦心地“造”了座陽明山,還將傳統文化平鋪在了城市的路面上,台北市區幾條東西向的主幹道被他重新命名,從北往南依次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此外還有四維、八德之類典自四書五經的路名。

  由此可知,蔣介石與中國傳統文化可謂有著不解之緣。蔣氏雖中年後皈依基督教,但其思想主要以中國道統為根源。終其一生,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倡導甚力,自詡以服膺和承繼儒家道統為己任。他時常以儒家道統的衛道者自居,為此不惜殫精思慮。在退居台灣的最後歲月里,仍舊發動了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打政治牌作文化秀

  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後,因為有海洋天塹的屏障,得以有喘息的機會。1950年3月1日,蔣介石正式複任總統,島內混亂的局面得以稍稍安定。待到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國共隔海而治的局面塵埃落定。

  進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的經濟社會已趨穩定。在1952年國民黨第七次全體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把“保衛中國文化”、“實行民主憲政”、“平均社會財富”作為“光復大陸”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但國共內戰失敗的陰影長期困擾著蔣介石,他反思丟掉大陸的原因,認為不僅是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失敗,思想、文化、教育方面也是慘重的失敗了,喪失了民族自信和精神,所以他力圖修復反共思想體系。

  此時島上特殊的社會文化狀況,也頗讓蔣介石寢食難安。因為台灣在1895年甲午戰敗後,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從此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文化對台灣民眾影響巨大,使得台灣民眾文化心理上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在長期孤懸海外的時代,很多台灣民眾連對國家認同都發生了疑惑。台灣早期作家李昂小說《迷園》就是寫主人公在國家認同問題上長期的迷惘失措,而吳濁流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里描摹出台灣民眾淪為半個世紀歷史孤兒的困惑。

  抗戰勝利後,備受異族蹂躪的台灣終於光復,可惜沒多久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二二八事件”,這深深刺傷了台灣民眾的情感。後來國民黨政權敗退後大遷徙,使台灣的人口自然地劃分為台灣人和外省人兩大塊。台灣人對外省人有著一定的敵意,極端的“台獨分子”挑戰著蔣介石的政權。

  一些“台獨分子”將政治矛盾放大為文化乃至種族衝突,鼓吹“台灣與大陸分離太久,文化習俗不同,已不同於中國人”,“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決定”等等。就在“台獨”勢力叫囂不停時,島內出現了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西化派,一場“中西文化論戰”鬧的不可開交。而此時大陸長達十年的浩劫“文化大革命”拉開了序幕。中華傳統文化被從歷史的記憶中拉出來“鞭屍”,“破四舊”和批孔鬥爭如火如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