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方:誰敢去長春的養老集中營

http://www.CRNTT.com   2009-04-12 10:15:52  


 
  這樣的思路沒錯,但國家興辦的養老機構可以保證其福利性質,而那些民營、個體養老機構的福利性質還能保證麼?相當一部分民辦養老機構已變成賺錢項目,當“社會福利”轉變為“企業經營”,這樣的養老院的性質和服務內容及質量恐怕就很難把握了。

  在“社會福利社會化”的呼聲裡,曾有論者提出,民政部門應逐步從具體經辦者的角色中脫離出來,使自己擺脫繁雜的具體事務的糾纏,處於一個超脫利益衝突的地位,這樣才有利於其承擔起服務標准制定、服務質量監督、服務效益評估及服務糾紛仲裁的責任。

  我們也曾寄希望於這樣的角色能使民政部門更好地行使對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的行政管理職責,但在“福利院社會化”的進程中,我們有沒有制定一套完善的規則和嚴格的監督考評制度,以保障民辦福利院正常運行?民政部門有沒有真正擔當起“裁判者”?一連串福利院老人被虐待的新聞,似乎早已給出答案。

  不用諱言,一些施政者把養老視為包袱。是包袱的,能市場化就盡量市場化,畢竟“市場化了”能減少政府的成本投入;那些能帶來豐厚利潤回報的產業,能牢牢抓緊的一定要死不鬆手。這就是常見的思維慣性。可每個人都會走過花樣的青春年華和火樣的中年歲月,繼而步入冰樣的老年時光。而這個時候,政府將養老問題越來越多地甩給了社會和市場,而相應監管又遠沒跟上,我們還敢去住養老院嗎?
 

新聞鏈接:長春黑養老院虐待老人 刷鍋水泡饅頭喂人 (來源:環球網) 

  提要:2月29日,東亞經貿新聞報道了德惠市米沙子鎮福利中心王立本老人走失五個月未通知家屬事件;4月5日,德惠市岔路口鎮社會福利中心發生了托管人員行凶致一死兩傷事件。近來,國內媒體也頻頻曝出某些社會福利機構不能善待老人的事件。爲此,記者對長春的一些社會福利機構進行了走訪,發現的問題可謂是觸目驚心。

  一個老警察:“我要實名舉報”

  陳永波手拄拐杖狠狠敲打著樓板,眼泪奪眶而出:“這輩子,沒這麽憋屈過。 ”陳永波今年56歲,曾是長春市公安局一名民警,當了幾十年警察。幾年前,陳永波突發腦血栓,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住進了濱河小區內的老年護理院。

  陳永波家就在濱河小區,又曾在附近當過民警,很瞭解當地的情况。近5年裏,他先後住過濱河小區裏六七家民辦養老院。陳永波說,僅濱河小區西區至少就有8家養老院,有幸福、天一、健松、升旺等等,有名字的也沒挂牌,甚至還有沒名字的。“我是名警察,實在看不下去了,我要實名舉報,讓大家知道這些養老院的問題!”陳永波非常氣憤地說,“到這裏,老人不是養老而是受罪。”

  陳永波總結這些養老院的共性問題有幾個:一是不安全,都在居民樓內,沒有防火通道;二是住的差,一套出租房裏擠幾十張簡陋的單人床;三是吃的不好,刷鍋水泡饅頭喂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四是衛生不合格,沒有消毒櫃,環境髒;最嚴重的是存在著虐待老人的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