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民族的《孔子》難獲世界的票房

http://www.CRNTT.com   2010-01-19 11:21:25  


影片《孔子》先行版海報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廣州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張結海的文章“民族的《孔子》難獲世界的票房”,文章表示,“…客觀現實是,電影的大趨勢仍是‘好萊塢化’,而好萊塢化此時此刻的最大特征便是‘技術革命進行中’,很‘民族的’《孔子》恐難收獲‘世界的’票房。”其內容如下: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寶藏,前一段時間被缺乏創造力的子孫以“創造”的方式挖掘了一次。兩家主挖單位分別是“百家講壇”和中國電影,目前他們都還在繼續開發,當然不排除還能收獲些散銀子,但要再現前幾年的繁榮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是偶然的巧合嗎?

  營銷學上有一對緊密相關的概念:趨勢和風潮,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風潮只是一時的趨勢,一開始往往不容易判斷到底是一時之風還是長久之勢。不過,時至今日,相信更多的人已經看清楚,這股傳統文化熱還只能算是風潮,它的出現是對前幾十年“崇洋媚外”的一種報復性回歸。

  那麼,電影領域的真正趨勢又是什麼?我們可能不喜歡這個答案,但客觀現實是,電影的大趨勢仍是“好萊塢化”。而好萊塢化此時此刻的最大特征便是“技術革命進行中”,具體而言,它會在如下方面改變電影市場:

  第一,好看的電影就是要“好看”。過去我們評價一部電影是否好看,主要看它的思想性和演員表演的精湛性,我記得那時我們津津樂道的是《苔絲》的悲劇揭露資本主義的黑暗,或者《獵鹿人》反映戰爭的恐懼和人性的扭曲。對電影主力軍的80、90後而言,有些電影只要“好看”就是好電影,不一定需要多高的藝術性。3D電影的吸引力就是更好看,有人說《阿凡達》沒有炫耀3D技術,只不過是炫耀得比較隱蔽罷了。

  第二,演員的作用正遭到技術的擠壓。七十二變的梅麗爾.斯特裡普是我最崇拜的演員,她甚至注意在《走出非洲》中說帶瑞典口音的英語。可是在電影技術革新過程中,演員的作用已經讓位於特技,甚至在《阿凡達》中,女主角始終沒有露過面。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好萊塢電影“系列化”的現象,以前的電影很少拍續集,原因是續集非常難以超過第一集,現在之所以續集成風,就是因為特效技術在發展,能保證續集比前集更“好看”。馮小剛說國內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在中國電影技術與好萊塢的距離日益拉開之後,這個數字還會減少,或者其號召力變得更加不穩定。

  第三,遊戲有望成為新的“社會印記”。印記對人的偏好起著不知不覺的潛意識的影響,80後尤其是90後幾乎是在電腦遊戲中長大的,遊戲逐漸在他們大腦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一個東西,如果和你大腦中的印記匹配,你就會產生喜愛的情感。正是這個原因,好萊塢多部大片直接取材於遊戲,這次許多人說《阿凡達》抄襲了《魔獸世界》,其實更有可能是它在利用遊戲形成的印記。我周圍的大齡朋友,就大部分沒有表現出對《阿凡達》的熱忱。

  第四,單純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已經過時。這個說法原本就不成立,道理很簡單,全世界有多少“民族的”,其中有多少成為“世界的”呢?“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在中國如此蠱惑人心,是因為當年陳凱歌、張藝謀等用中國的民俗、民情、文化特色收獲了一批國際大獎。

  可是,大家不要忽視特定的歷史背景:中國正在走向開放,中國電影幸運地成為外國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換一句話說,中國導演獲獎,主要是因為“中國”而不是因為“導演”。

  剛剛“全球首映”的《孔子》是很“民族的”,它還有“國際巨星”和“奧斯卡獎”得主,那麼它能收獲“世界的”票房嗎?我預計它恐怕連中國的票房都無法保證。

  再見了,古裝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