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是吉利“娶”了沃爾沃

http://www.CRNTT.com   2010-03-30 10:13:18  


 
   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對於吉利收購沃爾沃,成了國人爭論的熱點,贊揚者有之,擔憂者更是大有人在。特別是在3月28日簽約之後,筆者注意到很多人都提到了吉利在未來即將遇到的挑戰:包括,如何使沃爾沃扭虧為盈,如何處理好與強大的工會之間的關系,如何籌措運營資金,如何分享沃爾沃的核心技術,乃至於如何實現國產化,等等。這些擔憂,應該說,有些屬於大多數跨國並購都需要面對的挑戰和問題,比如,文化的融合,法律的衝突,而有些屬於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獨特問題,如巨額的養老金缺口,負債和運營資金,以及複雜的核心技術處理協議。

  但是,就吉利收購沃爾沃本身而言,我認為媒體和有些專家顯然過於悲觀和誇大挑戰,這麼一起對於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海外收購,其對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和基因改造,以致於提升在世界汽車產業版圖中的地位,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誠然,任何一起跨國並購,都具有種種不可預測的風險,導致海外並購成為“刀尖上的游戲”,成少敗多。但就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個案而言,筆者認為成功和機遇遠遠大於面臨的挑戰。

  挑戰多於機遇論者舉的最多的例子是上汽收購雙龍。那在當時被媒體熱炒的程度不亞於吉利收購沃爾沃,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起海外收購,上汽收購雙龍案例在2005年位列中國十大並購,並一度被視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標杆。但是,現在來看,上汽收購雙龍在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一樁商業交易,毋寧說是一起政治婚姻,上汽收購雙龍,在商業利益上一開始就是負數,但地方政府官員似乎熱衷於促成這起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以求得某種政績方面的良好數據。而且,在2005年,中國企業出海並購完全是一個門外漢,對於並購整合,文化和法律的衝突,特別是勞工法的風險缺乏充分的評估和應對。這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應交的學費,正是因為有了上汽收購雙龍的經典一敗,才有今天李書福出手時的專業,老道和精密的籌劃以及風險防範措施。

  筆者跟蹤了李書福收購沃爾沃的整個過程,就此而言,這個一開始被認為門不當,戶不對的收購,之所以今年能夠簽約,蘊含了諸多的成功要素:首先,李書福為收購組建了強大的中介團隊:著名的富爾德律師事務所,專門負責財務數據的德勤,總體協調的洛希爾投資銀行,公關顧問博然思維集團,這個中介團隊,放到任何一起跨國並購中,都堪稱“夢之隊”,很顯然,這是一起非常專業的收購;其次,吉利是民營企業,這個身份使得國字號在海外收購中屢屢碰到的 “政治障礙”減為最小,中國國字號企業近年來在海外的碰壁和挫折,和其國企身份有很大的關系;第三,吉利13年,從無到有,從國有占完全主導的汽車市場中硬生生殺出一片天地,其生存能力和面對困難的應對不容置疑;第四,李書福對沃爾沃各方利益主體的尊重,將其不凡的周旋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一開始強烈反對的研發團隊和公司高層,一直抵制的工會,乃至於態度陰晴不定的福特公司,李書福表現出了對對方相當的尊重,並且贏得了對方的信賴,讓對方看到了沃爾沃東山再起的希望,而不是下嫁的屈辱。這和很多國企在海外收購中表現出的草根,狂妄和青春期躁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