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開創中美人權對話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5-06 11:25:10  


 
           政策遭到失敗

  上述“脫?”政策並不意味著美國政策的根本轉變。克林頓政府把安全、經濟和推廣美國價值觀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三個支柱,美國決策者也總是說,要把美國的外交政策建築在美國的價值觀之上,人權問題依然是兩國之間的一個爭議。雖然在1996年以後,克林頓政府為穩定兩國關係做了許多努力,對此應予充分肯定,但兩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分歧卻沒有多大變化。甚至在1997年、1998年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時(那次互訪總的說來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人權問題仍然是一個辯論的話題。

  在國際場合,兩國也進行了反覆的較量。1990年,美國與一些歐洲國家一起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46屆會議上提出了譴責中國人權狀況的議案,但遭到多數國家的反對而沒有成功。從此以後,美國政府曾經十一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議案,攻擊中國的人權狀況,每次都遭到失敗。到1998年,歐洲國家已經決定不再支持美國,1999年美國只找到波蘭一個共同提案國,可以說美國的做法遭到孤立。但直到2005年美國代表團才正式宣布,以後不再重複這種做法。顯然在國際場合對中國施壓的政策已經難以為繼了。

  此外,美國政府還在每年的人權報告中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成為對中美關係的一個破壞性因素。

           雙方相互尊重

  美國在對中國施壓的同時,也與中國就人權問題進行對話,從1990年到2002年共進行了十三次。2008年5月,第十四次人權對話在北京舉行。由於本世紀以來兩國的建設性合作關係大大拓展,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調子也有所變化。在第十四次對話中,美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雷默,肯定中國在人權領域取得的進步,高度評價了中國政府在抗擊汶川地震災害中的表現。

  奧巴馬總統上任一年半來,總統本人和政府高官一再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在人權問題上也展現了新的姿態。第一、明確表示兩國的共同利益比分歧更重要;第二、與中方就分歧進行對話;第三、不讓分歧妨礙了合作。2009年2月希拉里國務卿訪問北京時表示,奧巴馬政府重視人權問題,但同時“清楚表明”,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是比“美國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更優先的問題”,兩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分歧“不會妨礙兩國在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和安全問題上的合作”。顯然,現在兩國關係中的人權問題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經大不相同:在當時美國政只和學只許多人把它看作是中美關係中處於凌駕地位的問題,而現在,它只是兩國關係中的一個問題,而且只佔了整個關係的很小比例。

  現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曾經是在美國國會中對中國人權狀況最激烈的抨擊者。2009年5月下旬她來中國訪問,無論從代表團的構成(溫和派人物),或是行前對媒體的低調處理,都能感覺到她在刻意營造良好的氣氛。她與中方討論了發展綠色能源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強調兩國在這方面進行合作的重要性。在美國大使館為她訪華舉行的招待會上(筆者應邀在場),她發表了簡短的講話,闡述了奧巴馬政府在能源和氣候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她與中國發改委進行磋商的情況。最後她說,這是與人權問題相關的。她說的顯然沒有錯,但卻表明,她在人權問題上的立場變得比較現實了,不再像以前那樣高度意識形態化了。

  去年11月奧巴馬總統成功訪問中國,雙方達成了《聯合聲明》,其中說:“雙方都認識到,中國與美國在人權領域存在分歧。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處理有關分歧”。希望即將舉行的人權對話成為落實這一規定的範例,開創兩國在人權領域對話的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