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富士康是“替罪羊”?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8:32:38  


富士康開始建立一整套心理健康制度,圖為員工在“宣洩室”裡敲打橡皮人發洩。據稱,富士康還允許員工將領導的照片貼在上面敲打。(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人文關懷”是管理上線不是底線 
 
  據一些接受媒體採訪的富士康前員工回憶,富士康內部“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員工關係冷漠”,富士康雖然企業精神“非常嚴謹”,但企業文化冷漠,“對員工精神生活卻關注不夠”。據此,不少聲音指出,富士康頻頻發生命案,源於缺少“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 
 
  然而,所謂“人文關懷”的指責,未免過於寬泛。在企業管理中,如何體現和具體化“人文關懷”難以衡量,對於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企業來說,追求“人文關懷”是企業文化構建的上線而不是底線。據富士康的新聞發言人劉坤介紹,迫於層層壓力,富士康在疏解員工心理壓力方面不得不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開放了“心靈港灣工作室”供員工進行心理輔導,甚至設立了“宣洩室”:“公司管理層都願意把自己的照片,套在假人上,供員工們發洩。” 
 
  管理模式在基層執行時“出現變形” 
 
  在對2009年“孫丹勇事件”的觀察中,不少公眾感覺到,富士康的基層管理往往不如公司總體原則中所描述的整整有條。基層管理,也是富士康員工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環。今年1月富士康跳樓員工馬向前的姐姐馬麗群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基層幹部,不尊重我們員工的自尊心。有時候罵你都很正常。”她還稱,富士康的員工手册和規定的管理方法“是很好的”,但到了基層管理就很混亂。 
 
  對此,富士康工會負責人和第三方研究機構人員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在富士康內部,“獨裁為公、獎罰分明”是這家台資企業能夠成功的重要策略,但這一管理思維到了中層和底層員工之間,卻在傳導中遭到了變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