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中戰略博弈之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10-08-26 10:28:24  


   
  建國精英相繼凋零。當前北京領導人多數是按照績效循序提級的技術官員。擘劃之智有餘,開辟之才不足。在大戰略層次上,他們的視野、見地和經驗均非當年毛、鄧可比,同老辣的美國政治家相比,前述優勢已經削弱並將繼續褪色。

  今夏以來,從黃海軍演到南海爭端,華府迭次出牌,均非北京所能逆料,事後應對,也多有不當,以致形格勢禁,即使在處理周邊國際事務時,也動輒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趨勢。鑒此,美、中戰略博弈的走勢似乎是北京漸居頽勢了。

  關於國家興衰的決定因素,過去中國強調社會制度先進性的重大作用,近年又轉為強調以GDP為支撐的綜合國力。在國力發展遇到瓶頸的關鍵時刻,社會制度的屬性或者以GDP為支撐的綜合國力,並沒有起到重大作用。相反,從某個側面看,一部歷史充斥著以弱勝強、以小勝大或以野蠻戰勝文明的記載。

  當然,這要有一個前提,即勝者有正確的戰略作指導。國家興衰的決定性要素是領袖的智慧以及由領袖制定並為精英群體接受的發展戰略和安全戰略的正確與否。

  比如,若論軍事力量之犀利無雙,民主體制之合乎民心,決策機制之科學合理,財經、科技、教育、工農業之雄厚發達,當代應該數美國為最,環球無出其右。上世紀末,美國國力傲視世界,舉世莫與匹敵。不足十年,金融海嘯爆發,美國在國外苦於反恐戰爭遲遲不能結束,在國內患於經濟欲振乏力。客觀要素並無變化,造成變局的亦即當年華府戰略評估上的缺失。而奧巴馬強調“巧實力”,幾個回合下來,在亞洲事務中又由被動轉為主動。此即一例。

  盱衡全局,美、中在中國周邊區域抗衡,其源蓋出於美國對中國累年綜合國力劇增,呈現駸駸乎直追美國的勢頭的隱憂,以及美國憂慮中國日後在外交上益發咄咄逼人,以致幹擾其海軍在國際水域的活動,甚至威脅到自中東至東北亞的石油運輸。加之,中國軍界在書籍和講話中關於要把美國從龍頭老大的地位趕下去的呼聲,促使西方戰略界對於中國威脅論的警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