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要開放,不要“圓明園式的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10-10-19 09:51:14  


 
  1931年3月,“圓明園遺物與文獻展覽”在中山公園展出。被焚71年後,由於其建築在文化上體現出來的“不可磨滅之價值”,中國普通民眾才切實感到,圓明園實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傷心之遺跡”。

  與此遙相呼應的,是50多年後上映的一部影片,香港導演李翰祥1983年的《火燒圓明園》點燃了已在中國人心中暗伏多年的圓明園之“火”。也正是這部影片,使圓明園作為一段民族歷史的象徵,被重新審視。

  290多年後,金鐵木成為首個用數字技術複原圓明園真實全貌的電影導演。“被焚之後100多年裡圓明園的命運,其實更有張力。”他說。

  因為拍攝《圓明園》,金鐵木在園裡跑了不下二、三十個來回。“每個角落我都去過,而且每個角落都待過很長時間,”他說,“對這裡的歷史了解越多,感觸就會越深。”

  而20世紀50年代末的圓明園,卻愈發變得熱鬧。大量百姓湧進園內。圓明園村、掛甲屯、福緣門村裡很快住滿。除了稻米、養魚,人們還辦起了馬場和養豬場,大規模植樹綠化也同時進行。

  熱鬧過後,拆除再次開始。1970年代,歷史夢魘般的場景重新顯現。據記載:人們一次拉走582車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圍墻,一次砍伐1000多株樹木。圓明園遺址的圍墻被拆得一幹二淨,建築基址被掘地三尺,山頭被平掉十分之四。

  1976年,騎上自行車,少年張立國抵達圓明園需要20多分鐘,沒有道路,也無需門票,大水法的殘骸就躺在荒草間,兔子和黃鼠狼從他身邊一竄而過,不到黃昏,園內已沒有了聲息。

  “這麼大方磚,這麼大石頭,”現在已45歲的張立國用手比劃著磚塊的大小,“當時只要人能搬動的,全沒了”。

  也正是1976年,圓明園管理處正式成立,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個遺址東半部的園林道路和設施也逐漸從無到有。

  1983年,中國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此後一兩年內,福海整修破土動工,歷時7個月蓄水放船,綺春園山形水系也整修完成。

  “70年代末的大水法和現在一模一樣,南邊流著一點水,和小溪差不多。”直到參軍後回家探親,張立國才看到圓明園比以前熱鬧了一些。“園內的燈展很漂亮,”他說,“那是1985年的中秋節。”

  而當音樂人周雲蓬第一次走進圓明園時,已經是10年後的春天,他最先在福海邊見到了四川詩人張建之。“他簡陋的屋子的門上掛著一個牌子,上寫‘廢墟編輯部’。”多年後周雲蓬笑著說:“當時,自己也像廢墟一樣。”

  這位被譽為最具人文色彩的中國民謠音樂代表僅在園內住了半年多,每天的工作是背著吉他去北大南門圖書城口賣唱。“園裡四季分明,尤其秋天很美,廢墟蒼涼,水波浩渺,”周雲蓬說,“如果算上搞音樂的、畫畫的、寫作的,當時園內大概有一兩千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